近日,腎臟領域全球性學術盛會——第61屆歐洲腎臟協會年會(ERA 2024)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此次大會上多項最新研究聚焦IgA腎病,并公布了全球首個IgA腎病對因治療藥物耐賦康?最新的研究結果。
其中一項真實世界研究結果顯示,耐賦康?對腎活檢診斷4年內、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60 ml/(min·1.73 m2)的患者獲益更顯著。另一項研究表明,耐賦康?治療9個月帶來的eGFR獲益顯著優于sparsentan(雙效內皮素-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持續治療2年。
總體上,此次公布的最新結果表明,耐賦康?的治療可以為腎活檢診斷4年內、輕中度腎功能不全的IgA腎病患者帶來更多獲益,并提示了診斷后早治療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同時,與口服sparsentan相比,耐賦康?在腎功能保護方面更具優勢。
據了解,慢性腎臟病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疾病,并已上升成為全球十大死因之一。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在眾多腎臟疾病中,腎小球疾病是導致終末期腎病的主要病因,占所有病例的50%以上,而IgA腎病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腎小球腎炎類型。中國目前有約500萬的IgA腎病患者,每年新增確診患者超過10萬人。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臟科主任張宏曾指出,IgA腎病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發病年齡較輕,易進展至終末期腎病。跟歐美人群相比,中國人群的IgA腎病患者疾病進展快,預后差。
近年來,我國大力加強慢性腎臟病的管理,“健康中國2030”已將慢性腎臟病的防治上升為國家戰略,提倡通過早篩早診早治推動管理關口的前移。而慢性腎病的治療核心在于延緩疾病進展。
據了解,作為全球首個且唯一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完全批準的IgA腎病對因治療藥物,耐賦康?已經于今年5月在中國大陸正式上市。耐賦康?經歷了20年的研發歷程,成為第一款被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的非腫瘤藥物,也是目前國內首個且唯一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IgA腎病對因治療藥物,填補了中國IgA腎病無對因治療藥物的空白。
對此,張宏表示,“NefIgArd研究結果表明,耐賦康?能夠保護腎功能,延緩患者進展至透析或腎移植,顯著降低尿蛋白和血尿,且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中國人群數據分析顯示,耐賦康?減少66%腎功能下降,疾病進展至透析或腎移植的時間延緩了12.8年。”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腎臟科主任謝靜遠也曾表示,IgA腎病一旦進展至終末期腎臟病,將為患者個人、家庭乃至社會帶來極大的醫療負擔,因此需要用更積極的治療去干預,控制疾病進展風險,延緩進入透析或腎移植。長期以來,該病一直缺乏特異性治療方案,耐賦康?自去年4月在博鰲先行先試以來,共計治療了一百多名患者,在隨訪中發現,該藥物能較有效地穩定腎功能,降低蛋白尿、血尿,并且患者對其耐受性良好。”
目前,IgA腎病患者除了通過傳統方式就醫用藥之外,還可以依據醫囑在互聯網醫院開出處方獲得藥物,打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大大提高患者用藥的可及性。
為了幫助患者可持續、規范地接受治療,此前慈善基金會已啟動了“護腎賦康援助項目”,為中國大陸地區公民在中國大陸自行使用耐賦康?的成人患者提供部分藥品援助,幫助更多IgA腎病患者減輕經濟負擔,提高治療的可及性。
耐賦康?于2023年11月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批準,用于治療具有進展風險的原發性IgA腎病成人患者。此外,耐賦康?已在歐美、亞洲等多個國家獲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