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央和地方不斷出臺促消費相關舉措,消費市場呈現良好復蘇態勢,尤其服裝行業規模平穩增長。而據相關研究,服裝行業龍頭在品牌忠誠度、產品差異化、渠道多元和營銷效率等方面優勢顯著。
10月28日,男裝品牌海瀾之家(600398.SH)發布三季度財報,今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136.75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7.49億元,公司在市場消費回暖面前展現出較強的產品力、品牌力和市場力。根據歐睿國際數據,海瀾之家在中國男裝市場的占有率,連續八年排名第一。
這樣成果的背后,離不開海瀾之家對于科研創新的重視,公司前三季度研發費用增長93.75%,首次在三季度突破億元研費關口。
值得關注的是,海瀾之家還順應行業內部趨勢,進行品牌升級、產品創新、品質提升,提質增效線下渠道、夯實傳統電商渠道的同時,更是發力新零售,積極布局抖音、快手等新興渠道,推進直播、KOL推廣,培育增長新曲線。
打造龍頭品牌 靜待消費復蘇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03萬億元,同比增長0.7%,其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總額9273億元。具體細分行業來看,男裝行業市場規模呈平穩增長態勢,消費趨勢呈個性化、多元化的特征;休閑品類在消費結構占比日益增加。
在此背景下,海瀾之家堅定圍繞“多品牌、多品類、集團化”戰略,著眼產品、渠道、營銷等多維度助力提升品牌聲量與企業價值,深化數字化、智能化供應鏈體系,與消費者建立長久緊密連接,持續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
為了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公司采取多品牌運營策略,在男裝、女裝、童裝、家居服、生活家居等細分市場進行布局,實現了目標客戶群體、品牌定位及產品設計等方面的互補。
公司主打品牌海瀾之家通過款式新穎、品類齊全的門店陳列,真正營造“海瀾之家 男人的衣柜”的消費體驗;通過廣告宣傳、明星代言等方式整合營銷模式,在消費者當中樹立了鮮明的品牌形象,現已成為中國男裝行業的龍頭。公司系統化、規模化、多樣化的宣傳推廣模式為旗下各品牌帶來了廣泛的關注,也讓海瀾之家不斷與消費者產生情感共鳴,打造品牌更深刻的情感內涵與影響力。
除主品牌海瀾之家外,公司先后孵化和收購了包括黑鯨、OVV、海瀾優選、英氏、男生女生等新品牌,打造各具風格的產品,為各個階段、各個代際的中國大眾消費者提供以服飾為原點的生活方式,努力打造成為各細分市場龍頭的品牌。去年又成為HEAD SPORT GMBH服飾品類在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的獨家授權商,實現對運動市場的覆蓋。公司將緊跟市場趨勢,并以母公司強大的品牌管理和運營為基礎,以服飾產業為紐帶,創新營銷形式,提高品牌知名度,降低品牌的培育及運營風險。目前公司已形成獨具特色與競爭優勢的品牌連鎖運營管理模式,為公司長期穩定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報告期內,海瀾之家系列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3.50億元;其他品牌(不包含圣凱諾)實現營收14.09億元,同比增長9.21%。
堅持產品為王 提升研發投入
在企業成長過程中,專注于修煉內功,鍛造優質的產品與服務是一件必須長期堅持的事情。海瀾之家始終堅信好的服飾是有生命力的,不止于助力賦能個人的舒適體面,更是對中國每個平凡又不凡的個體獨特自我價值的相信與肯定,因此秉承適人體、優人態、合人需、達人意的產品哲學,持續提升包容覆蓋度、迭代設計專業度、緊隨當代需求變化、提升洞察共情力,創造有生命力的服飾,服務每個人的光采。
公司圍繞“國民品牌”的定位穩健運營,一方面依托龐大的門店數量,針對消費數據,建立分析模型,預測分析銷售缺口,洞察消費偏好,重新梳理并優化產品和品類結構,使其在年齡、功能、品類和使用場景等方面跨越更廣的緯度,在提升門店運營效率的同時,用大數據驅動產品企劃與設計研發環節;另一方面通過IP聯名、研發新面料、打造拳頭產品等方面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以當下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與可能。
報告期內,海瀾之家推出HLA-TECH、HLA-FEEL、Hi-T、HLA-ECO四大銀彈系列產品,為品牌創造了全新的感知價值。以消費者的穿著場景出發,賦予產品更多功能,迭代研發“涼感科技”“六維彈力”“無痕科技襯衫”“三防系列”等創新功能性單品;以100%桑蠶絲、120支高支棉等優質面料,提升服飾穿著體驗;聯合國創人、國潮插畫師等,以傳統手工藝文化打造的“虎虎生風”“道法自然 山水人間”系列,并聯合“中國航天·太空創想”“周杰倫為愛飛行”“史努比”“Smiley World”“爆笑蟲子”等知名IP,打造深受消費者喜愛的聯名產品,以IP聯名成就時尚集團的文化護城河。其他各品牌亦通過長期的“文化聯名”與各大IP摩擦出新的靈感火花,乘著聯名之風賦予產品以情感共鳴和文化符號,堅持文化情感領域的探索,創造著重塑國民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目前,公司完成了面向個性化定制與團體定制的智能裁剪系統的研發,并基于此系統,逐步向前端業務管理和后端生產管理延伸,初步建成自動化智能裁剪的柔性生產線。2022年4月,公司獲得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頒發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榮譽。
此外,公司正在籌備創研中心、“海瀾致+”項目建設,通過創新和技術升級來不斷完善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提升行業競爭力。報告期內,公司在研發方面的費用投入首次在三季度超億元,同比增長93.75%。
綜合渠道發力 賦能高頻消費
近年來,公司根據終端營銷渠道的升級和變革,不斷優化線下門店的渠道布局,加大購物中心門店的拓展力度,加速線上線下全渠道的互通,構建起順應新零售時代發展的營銷網絡體系。
在線下方面,海瀾之家緊抓市場消費回暖的消費活力,穩住公司銷售的基石,秉持“保存量拓增量”的渠道拓展策略進行了整合優化。根據市場、商圈以及消費者習慣的變化,并針對不同商圈采取差異化的拓展政策,持續優化線下門店布局結構,推進以購物中心為主的直營門店拓展,保障門店效益與運營質量。
公司強化門店精細化運營管理能力,激發團隊銷售活力,對所有門店實行標準化的管理,包括形象策劃、供貨、指導價格、業務模式、服務規范等,建立了統一管理的高品質營銷網絡,穩固線下銷售業績。
優質的產品更需要卓越的服務。20年來,海瀾之家一直以服務暖人心,以細節動人心,堅持為消費者提供好產品的同時,也為消費者提供卓越的購物體驗。公司通過加碼創新激勵機制、加大核心能力培訓、擴大宣傳門店“暖心服務”事件等方式,增強門店員工的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品牌美譽度。
報告期內,公司旗下所有品牌門店數量達7841家。其中海瀾之家系列品牌,通過通過優化街邊店的布局,擴大購物中心直營門店的占比,期末門店數量5781家,直營門店凈增170家至897家,占海瀾之家系列品牌門店總數的比例為15.52%;其他品牌門店共計2060家,直營門店493家,門店遍布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覆蓋80%以上的縣、市。
公司采取“全渠道、多平臺,優勢互補”的線上營銷策略,在直播運營、產品聚焦、數字賦能、粉絲運營等領域持續發力,線上業務保持快速增長。在布局傳統及新興媒體渠道的同時,以品牌會員為核心,強化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內容平臺自媒體矩陣建設,采用“品牌+產品+節點”的營銷模式,用高品質產品進行會員觸達,逐步形成海瀾之家獨有會員文化,持續擴充品牌粉絲陣營,更好賦能品牌私域流量建設,全力打造品牌自播聲量。另外,公司以達人直播、粉絲互動、短視頻助力等方式,攜手頭部主播持續提升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和用戶購買力,滿足多樣化的線上用戶消費習慣,打造良好的購物體驗,促進消費升級。
華金證券分析師王馮表示,品牌端,海瀾之家已完成“多品牌、全品類、集團化”的戰略布局,但主品牌仍是海瀾之家主要營收來源。渠道端,線下渠道仍然是海瀾之家主要營收來源,并優化升級渠道結構,不斷增加購物中心的門店占比,及直營門店占比。營銷端,與多個IP合作,打造了多款聯名系列,向年輕z世代持續邁進,提升“國民品牌”影響力。研發端,持續加大研發力度,推出眾多高科技、多功能性優質產品與優質面輔料,滿足消費者多場景的需求,擴大品牌影響力和產品市占率。
為觸達不同的消費圈層,同時進行細分定位和差異化商品布局,公司推出主打年輕化和極致性價比的“國潮風三國系列”“街潮風SPRINTING SMILE系列”“運動風SPORTSDAY系列”等線上專供系列產品,符合年輕消費者的審美品位,增強消費粘度,提升品牌認可度,打造出獨特的品牌體驗感。同時,公司根據各品牌、各品類不同特點,細分店鋪人群興趣畫像,對店鋪科技商品、特色商品多渠道種草,多維度打造線上爆款品類,堅持以爆款帶動日銷,增強粉絲對品牌的粘性和認可,提升產品競爭力,發掘品牌新增長點。
報告期內,公司線下渠道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9.20億元;線上渠道實現營業收入21.37億元,同比增長9.59%,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從2021年三季度的14.34%提升至2022年三季度的16.37%。通過對加盟店的類直營管理,實現門店統一管理和快速擴張,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直營門店的毛利率增長2.84個百分點至63.42%。
同時,公司努力抓住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機遇,聚焦個性化需求,將品牌的優勢與互聯網思維相結合,實現了主要傳統電商、社交電商及自媒體的多平臺運營,為消費者提供了多觸點、便捷化的多場景購物方式,有效推進線上和線下融合、優勢互補、相互加持的全渠道發展。以今年的“電商618”和“父親節”營銷為契機,充分整合與運用微商城、美團、微博、抖音等新零售平臺,賦能并協同全國線下5781多家實體門店共同發力,以線上平臺為支撐,以線下門店為陣地,使會員和實體店形成合力,打通銷售渠道之間的界限。此舉有助于公司對消費者消費頻次、消費產品屬性等特征進行數據化分析,從而制定個性化“購物車”營銷方案,提升整體銷售水平的同時,達到增會員、增銷售、增品牌效益的效果。也為接下來四季度的“電商雙11”營銷活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公司在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方面,利用信息化技術,系統完整覆蓋產業鏈全過程。已經實現了從供應商信息到產品研發、入庫,從倉儲數據、貨品調配再到門店銷售的信息全覆蓋,建立了大數據系統,保持整個產業鏈的信息暢通。將全國5000多家門店作為前置貨倉,當顧客在線上購物,系統自動將銷售任務分配到最近線路門店的發貨。使得發貨時效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