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①對比前幾年券商IPO進程,今年券商上市節奏確實有明顯放緩跡象; ②券商資本金擴張節奏或趨緩,倒逼券商加速轉型; ③監管曾明確要求券商走資本節約型、高質量發展的新路。
財聯社6月29日訊(記者 林堅)隨著業務轉型升級和行業競爭的日益激烈,近年來,券商融資需求進一步提升。6月28日,據上交所官網顯示,因公司已更新提交相關財務資料,上交所恢復對華寶證券發行上市的審核。截至目前,包括華寶證券在內,A股共有6家券商在排隊IPO,除華寶證券外,還包括東莞證券、開源證券、財信證券、渤海證券和華龍證券等5家券商。
不過,雖然處于排隊狀態,但進程卻并不樂觀,“需未有明確要求,但確實是慢下來了。”有行業人士對財聯社記者反饋說。記者也從多方獲悉,目前券商IPO上市確屬相對停滯狀態。如此意味著,仍在排隊的券商IPO時間表將被拉長。
對于這樣的安排,有業界人士告訴記者,這與當下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鼓勵券商聚焦主業,走資本節約型、高質量發展的新路有關,鼓勵券商更加科學有效地發揮對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功能作用。
證監會此前曾明確表示,倡導券商自身必須聚焦主責主業,樹牢合規風控意識,倡導堅持穩健經營,走資本節約型、高質量發展的新路,發揮好資本市場“看門人”作用。以上24字監管意見中可尋找答案。
“長遠來看,是常態化進程的調整,券商是否需要融資、何時融資、融資規模多少,這需要基于券商本身的發展戰略和主營業務的需求,以及諸多客觀實際來判斷,但眼下,券商IPO計劃確實需要些耐心等待。”上述業界人士說道。
記者留意到,證監會近年來保持IPO常態化的步調節奏,券商IPO同樣如此,但對比前幾年券商IPO的進程,近年來券商上市節奏確實有著明顯放緩的跡象:
2018年A股有長城證券、天風證券、中信建投、南京證券、華西證券等5家券商上市;
2019年紅塔證券、華林證券2家上市;
2020年中金公司、國聯證券、中泰證券、中銀證券4家上市;
2021年至今,近兩年半僅有信達證券、首創證券、財達證券3家券商上市,其中,2021年僅財達證券上市,2022年僅首創證券上市,2023年以來,僅信達證券2月上市。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信達證券、首創證券、財達證券3家券商IPO股權融資規模相較于往年上市的券商,整體也不高。與之相對應的,與股權融資緊密相關的股權再融資行為,券商今年得到了監管的明確表態與導向指揮。
今年1月份,證監會對已上市的券商也提出要求,“更應該為市場樹立標桿,提高公司治理質效,結合股東回報和價值創造能力、自身經營狀況、市場發展戰略等合理確定融資計劃及方式,董事會和股東大會要統籌平衡,審慎決策,切實維護各類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與此同時,證監會還強化把關責任,對不必要、不合理的融資及時否決,對過度融資、頻繁融資、融資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強化監管,把好股票發行入口關。
6家IPO進展緩慢,多數已許久不更新動態
細看6家券商的IPO進展,確實各有不同,最新恢復審核的華寶證券,也僅是更新財務信息。其他5家券商IPO進展如下:
東莞證券顯示今年3月2日已獲受理,但無最新進展,距今已過去近4個月的時間;
開源證券顯示今年4月11日已問詢,未到上市委審核,也無最新進展,距今已過去近3個月的時間;
財信證券顯示今年3月21日已問詢,3月31日因財報更新IPO中止,未到上市委審核,此后再無最新進展,距今已過去3個月的時間;
渤海證券顯示今年3月17日已問詢,3月31日因財報更新IPO中止,未到上市委審核,此后再無最新進展,距今已過去3個月的時間;
華龍證券顯示今年3月30日已問詢,未到上市委審核,也無最新進展,距今已過去近3個月的時間;
整體來看,上述6家券商仍沒有到交易所上市委審核的階段,距離證監會提交注冊,注冊結果出爐還有非常漫長的一段路要走。
券商融資更加謹慎
除了IPO股權融資節奏有所放緩,券商股權再融資生態已經有所改變,呈現“降溫”的趨勢,這是IPO暫緩的一個明顯參考。
據財聯社記者統計與觀察,過去兩年,上市券商通過再融資募資規模超2600億元,但到了2023年,股權再融資項目無一落地。近期,國聯證券、財達證券以及南京證券等三家券商還在股權再融資進展順利并即將邁入實質性階段的過程中,臨時調整了股權再融資方案,一致對募投方向做出調整,將募集資金擬轉向財富管理、投行、資管等條線,并不只聚焦在重資金類業務上。
對于調整原因,三家券商給出的原因較為一致,即響應證監會關于證券公司“必須聚焦主責主業,樹牢合規風控意識,堅持穩健經營,走資本節約型、高質量發展的新路,發揮好資本市場‘看門人’作用”的倡導,公司結合自身實際和行業情況進行了修訂。
“作為已上市的證券公司,更應該為市場樹立標桿,提高公司治理質效,結合股東回報和價值創造能力、自身經營狀況、市場發展戰略等合理確定融資計劃及方式,董事會和股東大會要統籌平衡,審慎決策,切實維護各類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同時,證監會也會支持證券公司合理融資,更好發揮證券公司對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功能作用。”證監會在今年1月有過如此表示。
有業界人士觀點認為,隨著行業再融資更加謹慎,券商資本金擴張節奏或趨緩,倒逼券商加速轉型。Wind顯示,目前,有9家券商的定增、2家券商的配股在排隊中,備受業界關注的華泰證券、中金公司兩筆再融資項目,至今并無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