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①深圳老牌電器廠新安電器今日正式結業,由于補償到位,廠區平靜有序并無紛亂,但新安電器兄弟企業仍在招聘普工②廠區外,包括新能源連接器在內的新興產業廠商排隊“搶人”,填補剛剛離職的暑假工空缺③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深圳的產業已發生變遷;在當前外貿的大環境下,同行企業業績亦產生分化。
財聯社8月18日訊(記者 任超宇 王碧微)深圳老牌電器廠新安電器的一紙解散公告,顯現了當前多數中小電器企業的外貿處境。
財聯社記者17日走訪現場獲悉,由于補償到位,新安電器平靜有序并無紛亂。新安職工也仍有內部轉崗機會,且新安電器的幾個“兄弟”工廠目前仍在招工。
相比之下,多家新能源工廠HR在新安門口“火熱”搶人,卻是出乎意料。據采訪多位外貿人士獲悉,當下外貿大環境不佳,外貿“搶單”邏輯突出,而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與大企業的分化愈發明顯。
“兄弟”企業仍在招工
“員工們都知道明天就要走了,但是也沒有人鬧事,還在老老實實上班。如果不是知道(要倒閉的消息),你怎么能想到這個公司明天就要關了。”在新安電器(深圳)有限公司(下稱“新安電器”)的大門口,已經在新安電器工作了20余年的保安老張向財聯社記者感嘆道。
(新安電器門口 財聯社記者攝)
近日,新安電器發布的“告全體同仁書”引起廣泛關注。該文件顯示,在全球經濟萎靡訂單減少的情況下,公司經歷了全球疫情影響,加上經營情況進一步惡化,經公司股東會決議,決定提前解散,并擬于8月18日結束經營。
17日午后,財聯社記者來到位于深圳市寶安區的新安電器廠區。與想像中的紛亂不同,新安電器的大門口平靜的不像“大廈將傾”的前夜。老張向記者表示,目前園區還在正常生產,非員工不得入內。問及為何結業還會繼續生產,老張僅表示“還有總公司”。
成立于1985年的新安電器,是香港新瑪德集團子公司,是深圳知名的電器大廠。公開資料顯示,新安電器主要是做小家電代工出口生意,產品有啤酒機、咖啡機等。老張表示,之前廠區有近萬人,此前已經經歷過一輪裁員,目前廠里仍有3000人左右。“周圍有很多40、50歲的老員工。我在這里干了二十幾年了,我老婆也十幾年了。”老張說道。根據天眼查數據,目前新安電器的參保人數為2182人。
另據現場的新安職工介紹,新安的主要出口地包括歐美地區。
據悉,除了新安電器,其新瑪德集團在廣東還擁有新豐電器(深圳)有限公司、新笙電器(深圳)有限公司、新瑪基(清遠)實業有限公司三家子公司。根據某招聘網站信息,目前新瑪基(清遠)實業有限公司仍在以4-5千元的月薪招聘生產普工。
(一位員工返廠辦理離職手續 財聯社記者攝)
新能源工廠HR門外“搶人”
幾家歡喜幾家愁。與老員工們的遺憾不同,還沒正式結業,新安電器的門口已經有了大批招工人士在熱火朝天的蹲守。
“暑假工剛走,我們很缺人。”一位數碼電池生產商的工作人員表示,其老板讓她來剛剛解散的新安電器門口拉人,“我們需要80個人,雖然生產的東西不一樣,但都是電子廠,上手很快的”。問及公司生產情況,該人士表示,今年以來公司整體生產都挺好。
(新安電器對面聚集了不少招工人士 財聯社記者攝)
在馬路對面,還有不少工廠的招聘人員直接拉出橫幅、易拉寶等吸引眼球。“我們是做新能源車連接器的,今天剛過來這邊擺攤,計劃招60個人。”某工廠人事稱,自己公司的連接器供往比亞迪,今年生意很好。“比亞迪今年賣得很好,他們最近也招了很多工人”。據悉,比亞迪今年僅校招名額就已超3萬人。此外,門口還聚集了通訊電源、TWS耳機甚至菜鳥裹裹等新興產業的招聘人員。
產業觀察家洪仕賓告訴記者,上述情況反映了深圳的產業變遷。其實從歐美來看也是一樣的,包括西門子、飛利浦等知名家電品牌都在向新能源賽道、醫療器械賽道等轉型。把像家電這樣傳統、沒那么掙錢的板塊“甩干凈了”。
“而且對于貼牌代工小家電企業來說,可能現在的行情沒辦法支撐他的人力成本、稅收成本等。其次,現在的年輕人思想發生變化,導致企業本來就很難找人。”
外貿行情明顯分化
產業觀察家洪仕賓表示,像新安電器這樣傳統貼牌小家電企業的經營情況,今年以來一直比較差。據他透露,深圳多家貼牌小家電廠商今年遭遇業績下滑。
在東莞某小家電外貿公司上班的業務員陳耀告也訴財聯社記者,今年所在公司小家電外貿業務同比下滑較為嚴重。去年上半年部門月均收入在5萬美金左右,而今年上半年下滑至幾千到一萬美金左右。據介紹,其公司出口產品主要是滅蚊燈等小家電類產品,出口區域為中東、東南亞地區。
奧維睿沃(AVC Revo)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全球TV市場仍然持續受到海外高通脹帶來的購買力下降與疫情“疤痕”效應下引發的消費動能不足的影響。2023年上半年全球電視出貨共89.2M,同比下降1.7%。預計2023年全年出貨下降1.8%。
不過在大勢不佳之下,也有企業另辟蹊徑實現業績增長。
而值得關注的是,據兆馳股份業績預告,受益于開拓北美市場高端新客戶、核心客戶快速提升市場份額、運營效率等。電視ODM出貨量同比增長35.7%,歸母凈利潤同比提升35%至45%。
某位成都主做汽車油改氣的外貿商告訴記者,整體來看歐美市場由于多方面原因導致需求疲軟。公司把重點放在了貿易友好度提升的俄羅斯和中亞地區。
他向記者展示了近日與俄羅斯客戶的微信溝通記錄。他稱,隨著俄羅斯對我國商品偏好程度提升,其業務在近期迎來“爆單”。手下某業務員的年初目標本來為1200萬,目前已經超預期完成。
上述外貿商強調“不變的只有變化,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企業負責人的戰略要保持靈活。”
他表示,8月下旬將到中亞、南美地區進一步考察,并向記者展示了其辦理的相關簽證文件。
另外,相比中小家電企業,大企業仍保持增長。其中,海信(含東芝)出貨延續高速增長態勢,上半年全球出貨12.4M,同比增長22.3%。TCL 全球出貨11.8M,同比增長16.2%。
方正證券研報表示,2023H1海外白電、黑電和廚房小家電企業收入端普遍增速穩健或較為疲軟,業績端表現分化較為明顯;在此背景下,中國黑電頭部品牌海外出貨量增速高于行業,以出口ODM業務為主的廚房小家電龍頭企業的外銷業務也有望實現較好表現。
“我們認為,雖然2023年海外市場整體需求有待提振,但在亞洲、南美等新興市場和咖啡機等品類方面均存在結構性增長機會,國內家電企業出口外銷業務仍有發展空間,有望延續2023H1的增長態勢。” 方正證券表示。
不過洪仕賓對此表示,整體來說外貿的大環境是比較差的。以前行情好,大家都賺錢。現在行情差,企業業績分化。大企業由于具有資金優勢、采購優勢等還能實現增長。但中小企業的日子就比較難過了,競爭激烈,變成“搶單”邏輯。
(編輯 曹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