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①騰訊混元大模型,一是從中文領域做攻克,讓大模型具備更強的中文創作能力,完善服務中國企業時的本土化能力;第二是在復雜推理過程中,增強對大模型安全的管控能力; ②湯道生表示,騰訊將邁入“全面擁抱大模型”時代。
《科創板日報》9月7日訊(記者 張洋洋)?今日,在2023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混元大模型正式亮相,并宣布通過騰訊云對外開放。在現場,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表示,騰訊將邁入“全面擁抱大模型”時代。
騰訊集團副總裁蔣杰,也即混元大模型的負責人,則對本次大模型的技術和應用布局進行了解讀,并對該模型進行了現場演示。
官方信息顯示,騰訊混元大模型擁有超千億參數規模,預訓練語料超2萬億tokens。目前,混元大模型已經接入騰訊50多個業務和產品,包括騰訊云、騰訊廣告、騰訊游戲、騰訊金融科技、騰訊會議、騰訊文檔、微信搜一搜、QQ瀏覽器等。
面向產業,混元大模型將作為騰訊云MaaS服務的底座,客戶不僅可以直接通過API調用混元,也可以將混元作為基底模型,為不同產業場景構建專屬應用。
從市場環境來看,大模型的密集發布期已過,在接受《科創板日報》等媒體采訪時,騰訊公關總監張軍表示,騰訊選擇此刻亮相混元大模型,并非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更多是借助生態大會,向外界展示混元大模型的應用和嘗試。
面對“百模大戰”的市場環境,混元通用大模型要如何取勝?騰訊集團副總裁蔣杰告訴《科創板日報》等記者,騰訊的策略第一是從中文領域做攻克,讓大模型具備更強的中文創作能力,完善服務中國企業時的本土化能力;第二是在復雜推理過程中,增強對大模型安全的管控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騰訊已經于今年6月先發布了行業大模型。對此,蔣杰表示,此前的行業大模型覆蓋領域有限,今日發布的混元通用大模型,將會支持更多行業。
但蔣杰也坦言,目前大模型的成熟度和對復雜任務的處理能力還不夠,因此應用場景也有限,大模型企業,可以基于自身實際場景出發,去跟模型本身有更深度結合的應用,也以此來抵消研發訓練推理產生的高昂成本。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就在今日,微信的騰訊混元助手小程序已經開放內測申請,目前正在排隊審核期。
在采訪中,蔣杰透露,混元大語言模型已經向相關部門備案,且已獲批,但目前還沒獲得面向C端開放的批復。目前混元大模型的C端基本還是以內部應用和結合一定場景做嘗試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