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葉二 編輯|魏曉
GMV邁入萬億陣營后,快手電商喊出了“用戶為先”。
5月15日的快手引力大會上,快手高級副總裁、電商事業部負責人王劍偉提出了用戶為先的戰略,明確表示平臺將與商家攜手,豐富低價好物供給,并通過提升經營效率來進一步優化消費者購物體驗。
這位去年11月從程一笑手中接過電商事業部的新任負責人,第一把火就燒在了電商平臺的底層邏輯上。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王劍偉在快手還有另一個關鍵身份——商業化事業部負責人。這也使得他喊出的“用戶為先”,更確定性,也有更說服力。不僅是對外,同時也是對內的一種明確定調。
這種明確定調,是必要的。
一方面,財報顯示,快手電商2023年全年GMV突破萬億規模,達1.18萬億元。無論從規模,到影響力方面,快手已經躋身主流電商平臺之列。隨之而來的,則是競爭壓力的加劇,以及如何尋求進一步的增長,直觀擺在眼前。
過去一年,快手電商的GMV增加了2800億,同比增長了31%,增速有所放緩,這還是在推出了泛貨架等在內的全域經營的思路下。
面對當下越來越“卷”的電商競爭,幾乎所有主流電商平臺都將用戶放在了第一位,或者最優先級。市場已經驗證過,這是條正確的路徑。
當然,快手也得在“用戶為先”上大作文章。
另一方面,也是在內部形成共識。
由于商業化部門主要服務于商家端,是平臺核心的錢袋子,在部分場合中,難免會傾向于站在商家利益一側,從而造成整體內部決策的搖擺。阿里就曾長期遭遇了類似問題,并進行了反思。
快手從根上就解決了這一問題。
喊出“用戶為先”的王劍偉,同時兼任快手商業化和電商業務的負責人,這即是延續商業化和電商業務緊密協同的思路,同樣也能保證“用戶為先”的主航向。
“只有一起踐行用戶為先,才能共同構建消費者滿意的電商場。尤其是今天電商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背景下,只有把用戶放在第一位,平臺和商家才能獲得生意的發展。”王劍偉說道。
共識既然已經構建,這也意味著對平臺和商家達人都提出了更高的用戶服務要求。
據了解,為進一步優化消費者體驗,產品功能上,快手電商推出了“多件多折”、短視頻分級分發、先用后付、分期支付等功能。參與“多件多折”功能的商品在曝光量和GPM(千次觀看成交)等數據上表現更亮眼,先用后付、分期付款功能GMV滲透率明顯提高,此外,高溢價商品短視頻分發權重低于優價爆款短視頻商品分發權重,以提高好商品的分發效率。
物流服務上,快手電商持續優化商品包郵比例、異常運費治理、逆向物流(退貨物流)等服務流程。3月底,快手電商上線了“西北集運”服務,支持新疆地區訂單包郵發貨。目前,開通西北集運服務的商家已超過了6.3萬,帶動新疆地區新買家數增長超過70%。該服務還將很快拓展到西藏、內蒙地區。
等等方面。
事實上,不僅是快手,幾乎所有主流電商平臺都把用戶體驗放在了最高權重。
以即將到來的618為例,淘天方面最大的變化在于取消官方預售環節,5月20日晚8點直接啟動第一撥開賣。
與此同時,京東618也取消了預售期,消費者不用熬夜搶購,不用蹲點付尾款,不用拉長戰線,想買就買,即刻擁有,在為消費者帶來“又好又便宜”消費體驗的同時,讓購物回歸簡單快樂。
在業內人士看來,當下電商平臺的競爭,本質上就是爭奪用戶,以及用戶心智。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思路下,圍繞“人、貨、場”構建的生態,才更加沒有短板,護城河也更加穩固。
來源|AI藍媒匯 作者|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