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5月的原地起飛,李斌必須得感謝李想還有雷軍的神助攻。
作者|葉二 編輯|魏曉
蔚來剛發布的Q1業績,很不好看。
銷量方面,蔚來前三月交付量分別為10055輛、8132輛、11866輛,總計為30053輛,同比下滑了3.2%,環比減少 39.9%。
跑輸了同行。理想雖然在3月遭遇了MEGA形象危機,但仍實現了52.9%的銷量同比增長,小鵬方面同比增長19.7%,更別提問界、零跑這種新興勢力,正以夸張的增長席卷市場。
跑輸了大盤。整體國內的新能源整體市場,彼時也在高歌猛進。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1-3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1.5萬輛和20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8.2%和31.8%。
這也直接導致了營收下滑。
第一季度營收99.1億元,市場預期107.5億元,不及預期。對比去年同期營收106.77億元,下滑了約7%。
凈利潤方面,也表現拉胯。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調整后的凈虧損為 49.032 億元,同比增虧 18.1% ,環比增虧 2.1%。
總之,就是很不樂觀,如果站在Q1的視角下。
好在財報發布時,已經是6月了。此時的李斌,可以非常自信的面對Q1的慘淡。
就在剛過去的4月、5月,蔚來實現了大爆發。
以5月為例,市場數據顯示,2024年5月,蔚來交付新車20544輛,同比增長233.8%,環比增長31.5%,刷新了歷史新高。
一個事實是,自產品發布上市以來,蔚來月銷破2萬的次數屈指可數,加上這次,也僅有兩次。上一次,正是去年的7月份,蔚來宣布全系降價,猛拉一波銷量至20462輛,但后續勢頭便弱了下去。
而此次,情況則大不同。
一方面是當下新能源汽車競爭如此內卷,大多車企都打起了價格戰,而蔚來則依舊維持“不降價”的戰略,另一方面,從市場來看,蔚來當下的銷量上升趨勢或還將延續下去。
更關鍵的是,從4月、5月的走勢來看,蔚來圍繞換電為核心的護城河,正在越來越被市場認可,其高端純電品牌+換電、BASS等服務體系,或許終于熬出頭了。
當然銷量上目前仍然距離理想、問界等有較大差距,在新勢力排名中位于第三位,但一個關鍵事實是,前兩者的銷量主力則是增程車型。
也借由這兩月的突飛猛進,蔚來重回了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
過去很長時間,由于長期銷量不振,蔚來的身位不斷被趕超,市場難免質疑蔚小理這一并稱中蔚來憑什么排在最前。
但現在,都明白了。高端純電,還得是蔚來;品牌價值,還得看蔚來;不急不躁,穩坐釣魚臺,還得是李斌。
你看,李斌也有底氣多了。
他就在財報中直接表示,“盡管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蔚來樹立的高端品牌定位、引領行業的技術,以及創新的‘可充、可換、可升級’的補能體驗已獲得市場認可,近幾個月的交付量穩步增長。”
并給出了強勁的二季度指引:二季度交付量預計將達到5.4萬臺至5.6萬臺,同比增長129.6%至138.1%;二季度營收預計將達到165.9億元至171.4億元,同比增長89.1%至95.3%。
李想雷軍神助攻
蔚來的狂飆,是從今年4月份開始。
從Q1財報上可以明顯看出,無論是銷量,還是營收,無論是對比同行,還是對比大盤,一季度的蔚來表現都很拉胯。
但到了4月,一切就不同了。
在該月,蔚來交付量直接飆升至15620輛,同比猛增135%。到了5月,再次攀升至20544輛,同比猛增233.8%。
真就是原地起飛。
先是穩穩突破了1萬月銷的門檻,李斌與蔚來汽車總裁秦力洪,不用去找工作了,再是直接跨越了2萬月銷這一李斌這兩年朝思暮想的預期目標,日子突然就好起來了。
一定程度上,李斌算是躺贏了。他得感謝李想,以及雷軍這兩位車圈先后頂流的神助攻。
今年3月,李想信心滿滿推出高端純電車型——理想MEGA,但卻慘遭滑鐵盧。彼時的李廠長依靠著增程技術,站在了C位,儼然取代了李斌成為了新勢力中的帶頭大哥,風光無限。
但在高端純電上,直接摔了一大跤。
原來純電要做起來真的很難,原來高端需要多年一如既往的持續沉淀。
也正是從此時起,市場的風向發生了明顯變化——蔚來堅持多年的高端純電戰略,以及品牌資產沉淀等等,逐步被市場進一步的認可與接受。
直白點,就是蔚來的風評變好,品牌形象也得以進一步深入用戶心智。
而本質上,就是蔚來的換電模式,被市場認可。高端純電戰略下,蔚來通過換電服務,以及包括充電樁等服務體系的搭建,極大程度上解決了用戶最擔心的里程焦慮問題,而這構成了蔚來最核心的護城河,也讓蔚來目前在高端純電市場上,基本上沒有對手。
再到4月,雷軍帶著小米汽車,以潑天流量之勢讓新能源汽車完成了夢寐以求的破圈。
但受限于小米SU7的量產交付周期,產生了大量的用戶分流,而蔚來正是承接者之一。
包括雷軍也曾親自在微博為蔚來打廣告:如果實在著急購車,智界S7、蔚來ET5、小鵬P7系列等,都可以考慮選購。
根據車Fans創始人孫少軍的消息,這期間,小米客戶分流就直接給極氪和蔚來每周帶來300-500臺的增量。
以雷軍點名的蔚來ET5T車型為例,4月,蔚來ET5T車型銷量為4427輛,環比翻了一番。
李斌也接住了
當然,天時地利人和之下,李斌自身也得接得住。
雖然在價格戰中,蔚來為了自身主品牌高端的形象,未直接參與降價,但李斌用別的辦法,暗渡陳倉。
今年3月,蔚來宣布將電池訂閱服務(BaaS)價格下調。
Bass是蔚來結合其換電體系,推出的“車電分離”購車方案,用戶可以選擇只購買汽車,再按月租用電池。蔚來原意就是通過Bass,降低用戶購車門檻。但此前政策由于并不突出,未能起到太大作用。
直至此次,蔚來來了波大的。
經過調整后,購買標準續航電池包且采用BaaS方式,車價立減7萬元,每月服務費728元/月,購買長續航電池包且采用BaaS方式,車價立減12.8萬元,每月服務費1128元/月。在此之前,上述兩項服務的服務費分別為980元和1680元。同時,還取消了每月80元的電池保障費用,也一并推出了包括租金抵扣、租電池贈送券等等優惠。
如此一來,不降價的面子保住了,降價爭奪市場的里子,則實現了。有人說,蔚來你這“不講武德”,但沒辦法,整個市場也只有蔚來能有這種路徑如此操作。
同時,換電作為蔚來的護城河,李斌亦在不斷為蔚來的換電聯盟積極奔走。
公開信息顯示,過去半年時間里,蔚來先后和七家車企在換電業務上達成合作交了朋友。甚至李斌在見到雷軍時,都不忘向其安利換電技術,表示每輛車改造成換電車型之后,僅需增加 1000 元的成本。
保持高端純電定力+Bass降低購車門檻+換電聯盟實現高效補能,放到消費者端,面子有了,成本低了,最擔憂的里程焦慮這個痛點又在持續被滿足。
這也直接反饋到市場,4月、5月蔚來的銷量猛增,便是最直觀的結果。
眼下,李斌又乘勢推出了第二品牌樂道,價格下探至20萬元區間的主流市場,目的是進一步下沉,爭奪更廣的市場份額,以平攤研發投入。
首款車樂道L60,便是一款全面對標特斯拉Model Y的家庭用車,預售價21.99萬元起,比特斯拉Model Y整整便宜3萬元。據了解,樂道首戰訂單數遠超預期。
甚至主打小型車以及微型車市場,售價區間10萬-20萬元的第三品牌,目前也正在推進之中。
整體來看,當下的蔚來已經走出了過往的銷量陰霾,正在按照自身的節奏往前推進。
就差盈利了。
早在2022年,李斌就對外表示,希望在2024年,也就是蔚來成立10周年時實現盈利。
但站在2023年,這一希望只能說是天方夜譚。
過去一年,蔚來凈虧損同比擴大了45%,至211億元,簡單計算下,每賣出一輛車相當于要虧損13萬元。
Q1情況也沒好轉。
不過現在4月、5月的爆發,或許給了蔚來盈利重燃的希望。就看李斌能把握住嗎?
來源|AI藍媒匯 作者|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