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屠龍少年不是變壞了,而是躺平了。
屠龍少年不是變壞了,而是躺平了。
作者|陶然 編輯|魏曉
“把用過的東西復制粘貼再簡單改改,美工畫一套新立繪,就又是一款新游戲,這還是米哈游嗎?”
沐溪(化名)在米游社的角色詳情界面,暫時停留在在“活躍天數-21天,繩網聲望-精英繩匠”。個人主頁上,除了一條和走格子相關的討論帖之外,絕區零社區里說的最多的,就是對玩法機制的種種吐槽。
雖然沒到從崩壞學園甚至更早的小游戲一直追到現在的廚力,但自崩壞3開服,到原神,再到星鐵(崩壞:星穹鐵道)和如今的絕區零,沐溪自稱也算是個老“米WB”了——每款新作都是早早關注,有節奏也不參團,開服當天蹲點進游戲。
但在玩了大半個月之后,對于米哈游的這部新作絕區零,沐溪的評價雖說遠比游戲社區的部分玩家克制,但能給到的最多也就是個中評:
“高情商的說,絕區零維持了米哈游的風格,和特色機制,但直白來講,就是和前幾作差異有限,創新更是少得可憐。”
他在游戲社區TapTap上給絕區零的評分是三星,換算成10分制,大概是6分的及格水平。
目前,絕區零在該平臺上的總體評分是6.3,橫向比較米家其他游戲,星鐵7.4,原神7.8,崩壞3目前6.6,絕區零成了榜尾。
再把范圍擴大至比今年較火的二次元游戲,塵白禁區社區打分為7.5,近期玩家間風評逆轉的鳴潮近日也上到了6.4…
好消息,在不乏開服爆雷事件的二游圈子中,絕區零依舊穩定保持在及格線以上。但,玩家對米哈游的期待,可遠不只是及格分。
倒霉的作品
絕區零,哪里出了問題?
一個現實情況是,得益于前作的高光和影響力,米哈游的玩家群體往往有著相當高的忠誠度,這讓他們有了一種主動入坑每部新作品的“慣性”。
類比的話,大概就像忠實果粉們一年一更的新iPhone。
先前星鐵測試和開服階段,對于回合制RPG玩法的討論、米哈游特色概率卡池、命座圣遺物系統等等,一樣也是有人認可,就有人拉踩。
但當完全不認可的那批玩家逐漸棄坑,留下來的忠實粉絲,怨言卻并沒有如今的絕區零這么大。
客觀上,絕區零是有些“倒霉”的。
倒霉的點在于,“一而再,再而三”,它是那個“三”:
當刷圣遺物、抽命座和專屬武器已經麻了的原神玩家,從仍需圣遺物、命座、專武的星鐵中跳出來,發現最新一部作品絕區零,依然是圣遺物命座專武這副“米家三件套”,其帶來的負面情緒如果能統計,或許是幾何級的增長。
“這就是為什么,直播那會兒就很多人在吐槽說,感覺米哈游也做不出新東西了。”
當然,這可以解釋成“米哈游特色玩法”,畢竟,從崩壞3中的角色池、專武、圣痕,到原神中的專武、命座,暫且不提玩家對于出貨率的種種不滿,商業層面,米氏卡池帶來的回報顯而易見。
從結果反推過程也可以看出,這種游戲機制,在內容質量有保證的前提下,也是會被廣大玩家群體所接受的。
但問題在于,絕區零這部作品的內容質量,特別是玩法層面,似乎也沒有特別能服眾。
至少前作相比,有些玩家認為是這樣的。
無功即是過
原神毫無疑問是米哈游截至目前的巔峰之作,不論是影響力,還是商業層面。
2021斬獲TGA最佳手機游戲的獎項后又連續多年獲得提名,已經堪稱現象級成功。
客觀來說,在原神之后,米家推出兩款游戲星鐵和絕區零,不論是從玩家的期待,還是團隊內部對其的定位,即便都被稱為是“大作”,但和原神顯然不是一個級別。
指望米哈游每兩年都再造一個原神,也不現實。
絕區零和米哈游的前一部作品星鐵,有一些點是相似的,即題材上保持二次元,但玩法上卻強行推著之前崩壞、原神積累下來的忠實玩家,接受某個策劃認可的所謂“新玩法”,迭代出一款相對的“輕游”。
但問題是,米哈游這次,可能有些自說自話了。
星鐵是精致美工+回合制游戲,絕區零是特色美工+大量的走格子推箱子,被定為ACT游戲賣點的動作場面,反倒只是穿插其中。
甚至具體到動作場面本身,也難說有多驚喜。
事實上,能看出來絕區零團隊想在玩法上有創新,尤其是動作場面。他們給出的方案是拋棄過往崩壞、原神、星鐵,包括別家像戰雙、鳴潮這種精細美工。以相對簡化的立繪建模,換取制作更多種類細節動作的可能。
這當然是一種取舍。
但在游戲流程上,為了實現大偉哥口中“讓普通玩家也能打出炫酷操作”,又塞入了不少有些割裂的彈刀機制和連攜技能,加之被批無聊的走格子環節以及開服略顯匱乏的游戲內容,從結果上看,不管是沖著米氏美工來的玩家,還是熱衷于挑戰ACT玩法的用戶,這種設計都是違背直覺的。
況且,上述所有“新玩法”,實際上也并未跳出當年崩壞3就有的框架,只是細節動作更多了,看上去就“戰斗爽”。
哪里都不能說是差,但基本也都沒什么驚喜。
米哈游,本該有第二個原神
保留米氏卡池的變現機制,魔改一套回合制或動作玩法,與二次元題材拼合,就等于一款新游。
在一些玩家看來,走過原神和星鐵功勞簿的米哈游,似乎有些陷在公式玩法的舒適圈當中了。
當然,對于一款開服不到一個月的游戲就談“成功”或者“失敗”,顯然過早,創下米哈游史上最高記錄的“超4000萬全球預約人數”,似乎預示著米哈游下一款“大作”,即便還是這個模式,也依然能轟動游戲圈。
但必須承認的是,2024年的絕區零發布后,對于米氏套路不再買賬的玩家,又比以往多了一些。
新作與前作開服后下載量的對比,非常直觀,甚至不在一個量級。
圖源/七麥數據
原神發布之前,“崩壞”這一IP過高的營收占比(《崩壞學園2》與《崩壞3》兩款產品的收入占報告期內營收比例高達98.82%),曾讓當時還在排隊IPO的米哈游,因被質疑持續盈利能力不穩定、單一IP被競品分流風險高等因素,最終無果而歸。
而如今,手握崩壞、原神、星鐵的米哈游,已是無可爭議的頭部玩家。
根據移動應用市場研究機構Appmagic統計的2024上半年全球手游發行商收入榜中,騰訊、網易、米哈游分列1、3、5位,僅看國內就是前三名。
鵝廠內部,甚至曾一度傳出對米哈游感到“恐慌”,希望能造出一款對標原神的競品。但近幾年,好像也沒人再提了。
說到底,在原神爆火之后的米哈游,似乎少了一些后勁。
夸張類比一下,制作出GTA 5的游戲公司Rockstar Games,如果被爆出根本沒計劃做GTA 6,而是押寶7k7k和4399,市場會是個什么反應。
圈子里有些觀點,將米哈游形容為“屠龍少年變成惡龍”,其實沒什么道理,米哈游直到現在還依然再堅持過往那套東西。
它不是變壞了,而是有些躺平了。
并不是說輕游毫無價值,但能做出原神的米哈游,或許本該匹配更大的價值。
但目前,不管是新作的風評飄搖,還是公司高層蔡浩宇、大偉哥(劉偉)等人事變動,外界都不太能看出,米哈游是否真的還會有下一個大動作。
市場和玩家期待的下一個“原神”,遙遙無期。
來源|AI藍媒匯 作者|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