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接受央視專訪,回應一切
作者 | 葉二 編輯 | 魏曉
鐘睒睒,久違出鏡。
今年2月以來,農夫山泉持續在互聯網平臺上遭到輿論非議,其中不乏造謠和惡意解讀,這些都讓農夫山泉以及鐘睒睒自身,都身處在風口浪尖。
外界眼中的農夫山泉,外界眼中的鐘睒睒,儼然都蒙上了一層陰影,或許背離了原本面目。
六個月后的現在,鐘睒睒選擇將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公之于眾。
8月10日晚間,央視《對話》節目以超規格的一個小時時長,播出了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鐘睒睒的訪談。
據悉,這或是《對話》節目首次以一小時時長訪談一位企業家。在與央視著名主持人陳偉鴻的談話中,圍繞“首富”、“網暴”、“流量”、“慢”、“卷”和繼承人等標簽及輿論關切,鐘睒睒在節目中一一解讀。
都是公眾非常關注的敏感話題,都是鐘睒睒需要直面并解釋的非議,而鐘睒睒也并不避諱,回應一切。
最后在探討會給自己貼上何種標簽時,相比較外界打上的“首富”等,鐘睒睒回道:我認為自己是理想主義者。
回應一切
如果說今年上半年以來,哪家企業非議最多?
答案,大概率就是農夫山泉。
這一期間,其遭遇了幾乎全網式的“筆誅口伐”,不少聲音質疑農夫山泉以及鐘睒睒在過往競爭中、在產品包裝上、在營銷宣傳上,存在很嚴重的問題。
即便這些都是莫須有的過分解讀,甚至也有一定的“網暴”因素,但在流量的追逐下,農夫山泉以及鐘睒睒,非常受傷。
在央視《對話》節目中,鐘睒睒對此次“網暴”,對如何理解“流量”作出了回應。
鐘睒睒把流量歸入了水的邏輯:“像水一樣,李冰父子在都江堰因勢利導,那李冰父子的心中是什么?我要讓這個水行善。”
他引用了都江堰李冰父子治水的典故,“如果這個流量讓有一些帶有私人目的,或者為了獲取金錢,用科技手段利用人性的弱點,故意做流量勢能,進行大規模的無序的網絡的,那種水龍一樣的,到了一定程度就是有它的破壞性。”
鐘睒睒認為,當這種具有破壞性的流量阻礙了真相的及時出現,社會將會蒙受巨大的壓力。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法律需要迅速采取行動,不能造成破壞了才遲遲干預。鐘睒睒打比方說,李冰父子若等成都平原被淹沒后再修建都江堰,那恐將為時已晚。
流量如水,需要如治水般引導。
面對針對自身的網絡暴力,鐘睒睒也進一步表示,“網絡上的攻擊我認為讓它去攻擊吧,就是這樣,我估計現在這一次給我加上在網絡上的污名化洗不干凈,隨它去吧。”
更重要的是,“做我的事情”。
鐘睒睒以理想主義者的姿態給出了回答:“我有自己心里的理想,因為最后天一定要是亮的,但就是亮得晚了一點,只要我能堅持到天亮,因為很多人堅持不到天亮,他跳樓了,但是我行。”
此外在央視《對話》節目中,鐘睒睒也談到了外界給他打上的“首富”標簽。
在他看來,首富更意味著責任。
外界有時會對“首富”有一些負面眼光,鐘睒睒也覺得并不委屈,“因為社會對你的要求不一樣了。”
主持人還舉了個例子,網友有時會拿馬斯克與鐘睒睒作對比,說從全世界來看,美國的首富人家是造火箭的,中國的首富是賣水的,所以就比較“水”。
這當然是個調侃,不過鐘睒睒倒覺得評價很中肯:我就是賣水的,我就是比較“水”。
“馬斯克做了這些驚天動地的事情,我沒有那么驚天動地,但是我也做了一些適合我做的事情。”鐘睒睒說道,“馬斯克走的那條路就是創造科技的邊界,但我的經歷就是個農民,我的經歷更多的我會去想農民,我說我的知識范圍當中我可以做的事情。”
理想主義者的深耕
農民出身的鐘睒睒,一直對農業和農民的問題長期保持了極大的熱情。
截至目前,鐘睒睒已經率領農夫山泉團隊在贛南種了17年的臍橙。此后,鐘睒睒又將目光聚焦新疆伊犁,進駐新疆開始研究如何種好蘋果。
2007年,農夫山泉進駐贛南地區,開始研究如何種好橙子。隨之而來的是農夫山泉工廠選址錯誤、臍橙育種錯誤、產線引進錯誤等一系列挫折。“人生的豐富性是坑一個一個踩出來的。”而這些寶貴的“踩坑”經歷,也成為鐘睒睒繼續在贛南發展臍橙產業的動力。
在不斷經歷挫折后,農夫山泉農業團隊下定決心深入農業,從頭學習。之后的日子里,農夫山泉農業團隊的技術人員搬到贛州,和果農一起出沒在田間地頭或實驗室。埋頭贛南的七八年,除了深入研究臍橙種植,農夫山泉最終在2014年攻克了臍橙工業化榨汁這個困擾行業的難題,推出首款17.5°NFC(非濃縮還原汁)橙汁,刷新了工業化橙汁的新鮮度標準。
十多年的堅持下,農夫山泉在贛南深深扎根,推動了當地臍橙產業的升級。但最令鐘睒睒自豪和印象深刻的,還是他親眼見證了這些農民的收入一天天變好,農夫山泉成為了他們的底氣。“農民是愿意跟你共患難的……實際上農民是守契約的一群人。”在贛南和新疆,農夫山泉多年來和當地農戶簽訂收購契約,每年均以高于市場均價的價格收購臍橙和蘋果,將農民從靠天吃飯轉變為靠契約吃飯。據統計,在贛南地區,已有超過萬名農戶在農夫山泉的帶領下走向了共同富裕。
據了解,農夫山泉的農業板塊至今虧損,但鐘睒睒稱之為“戰略性虧損”,并將繼續幫助更多的農民。
此外,在主業“做好水的事情”上,為了水源地的理想,鐘睒睒更是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理想主義的瘋子”的一面。
每一處水源地,鐘睒睒都要親自去看一遍。其中進入峨眉山的水源地尤其艱難,需要攀爬將近70度的斜坡。2023年,農夫山泉廣西大明山水源地投產,大明山所處的上林縣縣長在現場談到了一則軼事:為了鐘睒睒是否需要進入水源地,雙方曾有過一段小爭執。在他看來,進入水源地需要經過一段極為狹窄的峭壁小徑,他不應冒著風險進入。
但最終,鐘睒睒還是堅持親自進入水源地,只為了考察枯水時期的徑流,以確保取水不會影響當地的生態環境:“因為我們對徑流有要求,水有季節,有盛水期、有枯水期,我就要看枯水期。枯水期我用的水以后,下面的徑流還有多少量?”
截至目前,農夫山泉已經陸續在國內建成了12大水源地,修建了總長超過300公里的43根取水管道。而為這個理想所付出的代價則是,農夫山泉最初十五年的發展歷程中極高的負債率,最初十五年的利潤水平,甚至不如2023年六、七、八三個月。
等等。也正是這一對理想主義的堅守深耕,鐘睒睒以及農夫山泉逐步地從競爭中突圍,并成就了屬于自身的飲用水具體。
不為大眾熟知的的是,在鐘睒睒的辦公桌上,擺放著有堂吉訶德雕像。
他在節目中解釋道,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筆下被稱為“理想主義的瘋子”的堂吉訶德是他尊敬和欣賞的對象。
“理想主義瘋子是不考慮,完全不考慮自我,這個理想主義瘋子是有境界的,那是非常高的境界”。雖然鐘睒睒認為目前無法達到這個境界,但節目尾聲,鐘睒睒面對主持人“你最想撕掉什么標簽”的回答,也正表明了一種成為“理想主義瘋子”的決心:既然貼上了標簽,那一定有內在的道理,“你就慢慢去消化,你不要去撕掉”。
來源|AI藍媒匯 作者|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