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當地時間1月8日晚),在拉斯維加斯的CES展會期間,霞光社攜手Worldline和創新地圖共同舉辦了一場特殊的酒會。現場有近百家上市公司/TOP級全球化品牌創始人共聚一堂,大家圍繞“特朗普沖擊”前夜的變化,在輕松愜意的愉悅氛圍中,結交朋友,擴展資源,同時學習新的增長路徑。
全球科技創新產業專家、海銀資本創始合伙人王煜全,科學作家《精英日課》主理人萬維鋼,Worldline大中華區總經理張麗,速騰創聚北美區總裁趙培培,以及霞光社&霞光智庫創始人何維等嘉賓在大會上進行了圓桌討論和主題發言。
霞光社根據現場討論,整理部分嘉賓觀點。
酒會一開始,各位嘉賓先是進行了主題性發言。
Worldline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支付和交易服務提供商。經過多年發展,Worldline已經成為支付和交易服務行業的泛歐洲領導者,業務遍及全球30多個國家。Worldline大中華區總經理張麗,在開場中就《支付優化-攻克品牌出海的最后一公里》進行了發言。
她在發言中稱,隨著中國企業出海潮來臨,線上支付越來越成為決定了企業最后交易轉化的一個非常關鍵環節。她認為,支付是一個非常不可或缺,也是企業出海做海外市場時一定要引起重視的方面。
速騰創聚北美區總裁趙培培也來到酒會。他以《新出海時代的增長秘鑰》為題,結合速騰創聚在北美的成長經歷,講述了企業出海最重要的三件事:把錢說清楚,把人說清楚,把事說清楚。并就這三個問題展開分享。
趙培培在進行主題分享
接著,霞光社&霞光智庫主理人何維與全球科技創新產業專家、海銀資本創始合伙人王煜全,科學作家《精英日課》主理人萬維鋼,Worldline大中華區總經理張麗,速騰創聚北美區總裁趙培培等,圍繞“出海商業密碼:‘中科技+高設計’實戰案例”展開交流。
在交流中,萬維鋼提出一個看法,當下很多中國企業在以內卷的形式搶占國際市場,它的初衷可能是先打入市場,以今天國內的價格轉到外國的市場,然后拿到一定市場占有率之后再提價。這是一個損人不利己的打法。他認為,雖然這是一個中國固有的模式,但這不是一個可持續的模式,所以現在我們必須重新考慮這個模式。
對出海企業來說,應該想象成你是一家有多市場業務的公司,你在中國有業務,然后在美國以及其他國家也有業務。
總結來說,做海外市場的話,首先要坦誠信任;然后要了解海外市場。今天面對海外市場,我們會發現可能要再多做一些工作,我們要做生意真的是需要坦誠做朋友,然后創立自己的品牌。
王煜全在發言中表示,他感受到是國家公司制度,你在海外做的不是國家公司。他認為,出海去東南亞和去美國有非常大的區別。去東南亞,要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地進,要自己不斷以創業的心態來開拓市場,因為這些國家的市場都比較特殊。但是歐美國家市場非常透明,而且企業能請特別好的雇員。
此外,他認為,我們處在這個時代很重要,未來是服務規模化的時代,人工智能來了以后,你會發現服務也要本地化。本地化,就叫本地人給你服務。所以是中國人要講的故事,應該是我在全球用很小規模的收入,但是注入了大量的商品和服務,并帶動本地的經濟發展。
他希望,中國的成功不僅可以摸出路來,而且還能形成被認同的理論指導。
張麗以支付為例,繼續探討了出海本地化的問題。在全球化中,本地化支付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企業要順應本地用戶的支付習慣,然后去提升本地化的支付體驗。同時在成熟市場之外,也有很多高增長市場,企業也可以盡早去部署這些高增長市場。
趙培培則以自己的感受,談到出海的障礙。他認為,現在出海最大的障礙也許是心理上的,因為其他的壁壘,不管是關稅政策、還是產品是否受歡迎,可能都不會成為一個問題。
現在中國企業在“中科技”、供應鏈、設計方面之所以變強了,還是因為他們能更早地走出去,去摔跤,去升級技術。但是其他發展中國家沒有邁出這一步。
最后,酒會在熱烈的討論中走向結束,各位嘉賓也在思想碰撞中得到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