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由《節點財經》、《昆侖學堂》與令心國際聯合主辦的第二期“節點問道CEO沙龍”在北京成功舉行。本次沙龍的主題為“AI時代·品牌與出?!?,令心國際創始人史旨銘出席本次沙龍,分享了他對中國企業出海及對中亞國家塔吉克斯坦的投資前景洞察。
演講金句?
1.塔吉克斯坦還處于一個發展的上升期,很多的技術人才,資金,甚至商業模式,都沒有成熟發達,所以咱們是有機會帶著國內的這些已成型的產品模式、技術人才去那邊做落地,做復制。
2.這個國家特別像咱們90年代左右那種狀態,百業待興,各行各業還有點機會。對中國企業家來講,又是一個機會,因為潛力巨大,其產業結構特別簡單,基本上還是圍繞農業、礦業,基礎的一些手工業為主。
3.KFC的開張有兩個標志性:第一是政策開放了,就像當年咱們這在前門開第一家KFC差不多一個這道理。第二個是老百姓的收入提高了,能消費起這些東西了。
4.他們整個首都所有的出租車,大部分都是比亞迪跟廣汽埃安的新能源車,然后可能摻雜了一點哪吒,所以汽車需求量和增量空間很大。
以下為演講精華(有刪減):
非常感謝能有這個機會,在這個平臺上,為大家系統性地介紹一下塔吉克斯坦的基本情況和其中蘊藏的巨大發展機遇。
01 塔吉克斯坦概況:發展上升期
作為中亞五國之一,塔吉克斯坦是1991年從蘇聯解體后獨立出來的國家?,F任總統拉赫蒙先生,從國家獨立之初的1991年至今,已經執政超過三十年,這為國家提供了一個穩定的政治大環境。
當然,在獨立初期,由于蘇聯解體遺留下的歷史問題,包括復雜的內部派系、政治、民族矛盾等,塔吉克斯坦在1991年到2005年前后,經歷了長達十幾的動蕩時期。拉赫蒙總統在過去的二十年里,成功地解決了這些問題,為國家的發展奠定了和平的基石。真正意義上開始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推動改革開放,大約是在2011至2012年才正式拉開序幕。因此,我們今天看到的塔吉克斯坦,其放開政策、允許外資大規模進入、鼓勵基層民眾致富的全面發展,實際上才剛剛走過了十余年的歷程。
得益于政局穩定,當前這種對華友好、鼓勵外資、聚焦經濟發展的穩定政策,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將得到延續和保障。
在社會層面,經過三十年的調和與努力,塔吉克斯坦的主體民族集中,民族之間的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相處比較和諧。雖然其主要信仰伊斯蘭教,但得益于多年的開放政策,社會風氣相當世俗化和現代化。尤其是在首都杜尚別,當地居民的穿著打扮、思想觀念都非常國際化,與我們國內幾乎沒有差異。
人口方面,目前,塔吉克斯坦的總人口為1050萬。雖然絕對規模不大,但其人口自然增長率非常高,近年來一直維持在2.5%到3.2%的區間。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呢?十年前,他們的人口還只有大約600萬,短短十幾年時間,人口數量幾乎翻了一倍。這意味著,每年都有超過20萬的新生兒,整個國家非常年輕化,平均年齡僅為23歲。這一獨特的人口結構直接催生了兩大確定性的產業機遇:
母嬰產業:每年新增20多萬人口,意味著對嬰幼兒相關的產品、服務有著持續且剛性的需求。
教育產業:新增的人口意味著每年都需要新建數百所學校,以及所有與教育相關的配套設施和服務。同時,政府也積極鼓勵和歡迎國際學校的進入,希望將下一代送到中國、俄羅斯、英美等國家接受國際化教育。
再來看經濟基本面。塔吉克斯坦去年的GDP增長率高達8.4%,雖然114億美元的經濟總量基數還比較小,但也正因為基數小,才意味著廣闊的上升空間。他們正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上升期,許多領域的技術人才、資金儲備乃至商業模式,都遠未達到我們國內的成熟度。這為中國企業家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我們可以帶著國內已經驗證成功的成型產品、商業模式和技術人才,去那里進行“降維”復制和落地,分享其高速增長的紅利。
目前,該國的人均GDP約為1400美元,在中亞五國中處于較低水平。作為對比,哈薩克斯坦的人均GDP接近1.4萬美金,烏茲別克斯坦為3500美金。
當地的生活物價水平其實相當高,我拍了超市的照片,換算一下,一公斤(五個)西紅柿要將近30元人民幣,一公斤牛肉更是高達145索莫尼。這種“低收入、高消費”的現象,也反映了本地物資生產的匱乏,為我們發展消費品、農產品加工等產業提供了市場空間。
這種差距,對于海外投資者而言,也意味著巨大的增長潛力。
02 塔吉克斯坦的投資機遇:生產出來就不愁賣
塔吉克斯坦的產業結構相對簡單,目前仍以農業、礦業和基礎手工業為主。這種結構性的短板,反而為外部投資創造了遍地的機會。
礦業領域:該國礦產資源豐富,以鉛、鋅、金、錫礦為主。已經有中國企業在此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例如西藏珠峰旗下的上市公司塔中礦業,就在當地深耕多年。
制造業與建材:華新水泥是一個標志性的案例。自從華新水泥進入塔吉克斯坦后,僅憑這一個企業的力量,就成功地將塔吉克斯坦從一個水泥進口國轉變成了水泥出口國,徹底改變了該地區的產業格局。我本人在當地合作的產業園里,也看到了很多基于本地需求興起的制造業工廠。比如,生產玻璃門窗的工廠,其設備全部來自中國的二手設備,鋁塑框架從土耳其進口,玻璃從中國進口,在當地完成切割、組裝和安裝,生意非常紅火。
日用消費品:由于人口快速增長,對消費品和日用品的需求旺盛。目前市場供給主要依賴從中國、俄羅斯、土耳其等國進口,本地生產能力非常初級。我在當地的產業園看到,有生產肥皂、洗手液、洗發水和通心粉的工廠。這些產品的原料成本很低,如果在當地建廠生產,可以有效規避成品進口所需承擔的高昂物流和關稅成本,從而獲得極高的毛利率。目前市場基本處于增量階段,只要能生產出來,就不愁賣不出去,這與國內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形成了鮮明對比。
房地產與建筑業: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聚集,首都杜尚別的房地產市場很火。市中心KFC旁邊的一個樓盤項目,三棟樓在建,但80%的房源已經被搶購一空。
這家去年開業的KFC是塔吉克斯坦的第一家,這和當年第一家KFC在北京前門開業的道理一樣,它代表著兩件事:一是這個市場的政策真正開放了;二是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已經提高到能夠消費得起這些品牌了。
目前首都的房價大約在每平米850至1200美元,一套房總價約10萬美元。但令人驚嘆的是其租金回報,這樣一套房的年租金可達16000美元,租售比非常可觀。雖然目前政策不允許外國人直接購買房產,但這背后帶動的建筑、建材、家居、家裝市場是完全開放的,充滿了機遇。我在路上隨處可見的工程車,很多都還印著“山東”等中文字樣,幾乎都是國內運過去的二手設備,因為對于當地市場來說已經完全夠用。
另外說一個我的觀察,目前在首都所有的出租車,幾乎清一色是比亞迪和廣汽埃安的新能源車,偶爾夾雜著紅旗和哪吒。但是,同時,我們也必須注意到其他國家的競爭,尤其是韓國。韓國企業在當地涉入非常深入,特別是在房地產、建材、建工等領域。
我們在塔吉克斯坦最大的外資競爭者,不是歐美人,反而是韓國人。
03 塔吉克斯坦的營商環境:給力的稅收減免
對于外國投資者來說,塔吉克斯坦提供了幾個很有吸引力的核心政策。
第一,外匯匯進匯出自由。這意味著我們的投資款可以很方便地進入,在當地經營獲得的利潤,也可以輕松、合法地匯出,并且不需要任何額外的審批和繳稅。這對于出海投資者而言,是至關重要的確定性保障。
第二,優厚的稅收減免政策。針對制造業投資,可以享受長達五年的免稅期。對于投資額較大的企業,還根據投資額度提供不同年限的利潤稅免稅政策。而對于政府最希望發展的農業深加工行業,有長達12年的免稅期。
第三,政府發展本地產業的強烈意愿。塔吉克斯坦目前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由于本國產業落后,無法提供足夠的就業崗位,導致大量年輕人選擇去俄羅斯工作。全國1050萬人口中,常年在俄羅斯務工的人員高達120萬。這些勞工的僑匯收入,竟然占到了國家外匯儲備來源的第一位,占比高達40%。因此,塔吉克斯坦當局非常迫切地希望發展本地產業,吸引海外投資,創造就業崗位,讓這些年輕人能夠留在自己的國家,或者從俄羅斯回流。這種自上而下的發展渴望,為我們的投資項目落地提供了強大的內部驅動力。
在中塔關系上,目前可以說是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去年,總書記訪問中亞期間,應邀與塔方舉行會晤,共同宣布將中塔關系提升為“新時代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這充分說明了中塔關系的密切程度和戰略重要性,是全方位合作的堅實基礎,涵蓋了經濟、國家安全等各個領域。
這種友好關系也體現在實際行動中。塔吉克斯坦的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公路、政府大樓、體育場等,基本都以中國援建為主。
為了幫助中國企業家更好地抓住這些機會,我們已經做了一些前期的布局。我們與當地一個大型工業產業園達成了合作,這個產業園去年剛剛開業,總統親臨剪彩。我們還與當地一位實力雄厚的房地產商合作,計劃在他市中心的新樓盤里,設立一個永久性的中國產品展示交流中心,為未來所有去塔吉克斯坦考察對接的中國朋友,提供一個落腳點和交流平臺。
更令人振奮的是,下個月,塔吉克斯坦的國家工商會(相當于正部級單位)將在中國正式設立辦事處,放在咱們這邊(令心國際),屆時也會邀請他們工商聯領導、大使館領導,也包括咱們中國相關領導出席,以一個正式官方身份,給大家做后期的一些工作。
今天我的分享就先到這里,希望這些基礎信息能幫助大家對塔吉克斯坦有一個初步的、立體的認識。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