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報季拉開序幕,安踏、李寧、特步等體育品牌陸續交出自己的中期“成績單”。
其中,擁有多品牌的安踏依然遙遙領先,營收逼近300億元大關,不僅超過李寧和特步的營收之和,且遠超國際品牌阿迪達斯在大中華區的收入;
特步通過發力以跑步為代表的專業運動,亦取得不俗的成績,營收和凈利潤均錄得兩位數增長;
李寧雖然憑借超140億元的收入位列國產老二,但相關利潤數據卻出現了下滑,可謂喜憂參半。
具體而言,2023年上半年,李寧錄得營收140.19億元,同比增長13%;股東應占溢利21.21億元,同比減少3.11%;銷售毛、凈利率分別為48.78%、15.13%,分別減少1.19%、2.51%。
分析原因,一方面,報告期內公司增加了在線管道和零售終端的折扣力度,毛利率較高的直面消費者管道收入占比同比略有下降,以及存貨撥備計提較去年同期增加,導致毛利率下降。
不過,得益于銷售折扣策略的執行,李寧庫存水平和庫齡結構進一步改善,上半年庫存周轉天數為57天,全渠道庫銷比3.8個月,健康程度處在行業前列。
另一方面,在成本端,面對日益內卷的市場,李寧加大營銷投入,本期銷售及經銷開支39.48億元,同比增長16.7%,增速超過營收增速,占收入比重也比去年同期上升0.9個百分點,達到28.2%;行政開支5.91億元,同比增長14.1%。
綜合來看,盈利能力下滑和費用蠶食,是導致李寧此番利潤縮水的主因。
分業務看,在今年上半年,李寧繼續強化專業品類,鞋業務錄得營收75.15億元,占比超過服裝占比,達到54%。其中,籃球、跑步、健身三大專業品類流水占比達65%,為四年同期新高。
由此,也傳遞出,李寧“以專業運動為驅動。以運動生活為支持”的商業模式更加清晰。
按照銷售渠道劃分,包括特許經銷商和直接經營銷售在內的線下渠道,營收占比72.3%;以天貓、京東為主的電子商務渠道,營收占比25.6%。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全年業績預期,李寧集團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趙東升稱,“維持全年收入增長10%至20%中段,凈利潤率保持在10%~20%中段的目標”,并未給出凈利潤的增長指引。
作者: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