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喬丹
在中醫藥的發展歷程中,創新是驅動產業前行的核心引擎。近年來,相關部門高度重視中醫藥產業,通過一系列政策舉措強力助推其成長與創新。如自2023年7月實施的《中藥注冊管理專門規定》,便強調傳承與創新并重,加速構建“三結合”審評體系,倡導多元化療效評估,推動中醫藥全面發展。
一系列政策紅利如同春風化雨,悄然助力中醫藥市場迎來繁榮。國內藥企在中藥創新上動能強勁,研發加速。數據顯示,2023年度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了11項中藥產品上市,這些產品覆蓋了中藥新藥、改良版新藥、經典名方制劑以及同名同方藥物等多元注冊類別,標志著各類新型中藥注冊分類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作為創新中藥領軍企業,以嶺藥業(002603.SZ)在中藥創新道路上展現出動力與決心,在去年獲批的11款中藥中,以嶺藥業的1.1類中藥創新藥——通絡明目膠囊赫然在列。如今以嶺藥業已形成一種常態化的創新機制,公目前已獲臨床批件品種涉及風濕免疫系統、消化系統、五官科及兒科等疾病,在研立項品種涵蓋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內分泌代謝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婦科、兒科等疾病,分別處于新藥研發不同階段。
通過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以嶺藥業收獲了豐碩成果。自2011年上市以來,公司的營收規模實現了跨越式的增長,旗下多款產品也在市場上表現出色,市占率持續穩居行業前列。最新發布的2024年上半年業績報告,更是進一步印證了其在中醫藥創新道路上的足跡。
研發之魂
根據最新發布的財報,2024年上半年,以嶺藥業的營收達到了46.04億元,凈利潤則為5.3億元。從業務板塊的具體表現來看,受去年高基數及社會庫存積壓影響,呼吸系統類產品營收雖略有調整,降至12.84億元,同比下降58.42%。
以嶺藥業旗下產品的市場份額呈現出積極的增長趨勢。根據米內網今年5月發布的數據,其參松養心膠囊、通心絡膠囊和芪藶強心膠囊在中國心血管疾病中成藥市場中均位列前十。2023年,這些產品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的銷售額實現穩健增長,網上藥店銷售額尤其突出。新藥連花清咳片銷售額激增,特別是在網上藥店,增長超過376%。津力達顆粒在糖尿病用藥市場銷售額增長超過18%,表現強勁。夏荔芪膠囊在前列腺用藥市場表現優異,中藥保護申請提交后,市場前景看好。
回顧以嶺藥業自上市以來的發展歷程,其業績總體上展現出穩健的增長韌性,基本每十年便能上一個新的臺階。2011年,公司實現營收19.53億元,凈利潤達到4.54億元。隨后,經過十年發展,至2021年,公司的營收與凈利潤均實現了大幅增長,分別達到101億元和13.44億元。步入新的十年,以嶺藥業的發展勢頭依然澎湃有力。其在2022年的營收攀升至125.3億元,凈利潤則實現了翻倍增長,達到23.63億元,進入了新的發展規模階段。
這背后是以嶺藥業持續的高研發投入,而這種高水平的研發投入也構成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2024年上半年,以嶺藥業的研發費用達到了4.11億元,與行業內其他公司相比,以嶺藥業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則處于領先地位。
鑒于許多公司尚未公布其2024年的半年度財務報告,故采用2023年的數據進行比較。2023年,申萬中藥板塊中73家A股上市企業的總研發支出超過了124.5億元,其中有34家中藥企業的研發支出超過了億元。在這些企業中,以嶺藥業則以9.35億元的研發支出位居第二。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以嶺藥業堅守著不斷創新的核心價值。
碩果盈枝
中醫藥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深刻依賴研發創新的驅動力,而研究成果的豐碩程度直接映射出藥企科研能力的強弱。圍繞創新中藥的研發,以嶺藥業構建了一個由專利中藥、化學藥和健康產業組成的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
在研發布局上,公司中藥板塊主要聚焦于中藥新藥的研發和已上市品種的上市后再評價和二次開發,同時也包括配方顆粒的研發;化生藥板塊則專注于一類新藥和原料藥、中間體的研發,一部分資源被投入到化學藥ANDA和一致性評價項目中;此外,還有一部分研發力量用于健康產品的開發。
在中藥新藥領域,以嶺藥業也新取得了一系列進展,例如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新藥“通絡明目膠囊”已獲批上市,治療持續性變應性鼻炎的“芪防鼻通片”和治療慢性膽囊炎的“柴黃利膽膠囊”的新藥注冊申請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受理,。此外,“小兒連花清感顆粒”和“絡必通片”正處于III期臨床試驗階段,另有四個品種正在進行II期臨床試驗。
值得注意的是,“通絡明目膠囊”作為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中藥新藥,標志著以嶺藥業首次涉足中成藥五官科用藥市場,對于拓展新市場具有重大意義。2023年,中國三大終端六大市場中成藥五官科用藥的市場規模已超過140億元,這一廣闊的市場有望為公司帶來新的增長點。
截至本報告期末,在化生藥領域,以嶺藥業已有4個一類創新藥品種進入臨床階段,多個一類創新藥處于臨床前研究階段,其中苯胺洛芬注射液已經完成臨床試驗,申報NDA已獲受理。以嶺藥業也在積極推動國際化戰略。公司已在美國獲得了12個ANDA批準,并通過子公司與多家美國大型銷售商建立了合作關系,加快了產品的海外布局。同時,公司正在籌劃進軍加拿大及歐洲市場,尋求與國際制藥巨頭的合作,以拓展其全球業務版圖。在其他國際市場也對多個產品進行了市場布局,已向危地馬拉、智利、哥斯達黎加、泰國、菲律賓、阿聯酋、莫桑比克等50多個國家提交了產品注冊申請,目前已獲批7個注冊證書。
得益于積極的政策支持,中醫藥行業實現了快速增長,但該領域依然面臨諸多挑戰。特別是對于那些以研發為導向的企業來說,高昂的研發成本,尤其是在臨床試驗階段的巨大投入,成為了許多企業難以跨越的障礙。在研發之后,企業還需面對渠道構建、市場推廣等額外支出,這無疑進一步延長了企業實現盈利的周期。而只有當產品和銷售渠道相對成熟且營收持續增長時,企業才能逐步進入盈利周期。
在此過程中,專利與技術的積累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但跨越重重難關仍是必經之路。如何駕馭市場波動的不確定性,是對以嶺藥業等企業韌性與智慧的極限試煉。(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