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張偉?
隨著AI技術被大規模應用,各種魚龍混雜的錯誤信息也是泥沙俱下,最終形成謊言迭代的惡性循環。為了杜絕這種情形,AI除幻就十分有必要。?
所謂AI除幻,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技術手段,減少或消除AI內容生成時附帶產生的不準確、無意義甚至虛假信息(即俗稱的“AI幻覺”),以提升AI內容輸出的準確性、真實性和可信度,從而提高AI應用的實際價值。?
日前,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的北京海致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致科技”或“公司”)正是一家將AI除幻作為未來重點發展方向的高科技企業。?
根據第三方咨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按2024年營業收入計,海致科技在中國產業級AI智能體提供商中位列第五;并在中國以知識圖譜為核心的AI智能體提供商中位列第一,擁有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
不過,海致科技目前尚未盈利。財報顯示,2022年至2024年(下稱“報告期內”),海致科技已經連續三年虧損,虧損金額合計高達5.35億元。此番“流血上市”,能否助力海致科技徹底扭虧為盈,還有待觀察。?
百度前高管持續創業?
公開資料顯示,海致科技的創始人任旭陽曾是百度高管。2001年,任旭陽加入百度,是百度早期的創業元老之一,曾長期負責百度的戰略合作、投資并購、市場公關、商業拓展等業務。?
在百度期間,任旭陽參與最出名的項目是愛奇藝。2009年12月,任旭陽牽頭創辦視頻網站愛奇藝,同時邀請搜狐的前COO龔宇擔任愛奇藝CEO。?
2011年,已經離開百度的任旭陽與鄭朝暉共同創辦了一點資訊,并獲得了鳳凰新媒體、順為資本、小米科技、OPPO等公司的投資。目前,任旭陽仍擔任一點資訊的董事,持股比例約10%。?
2013年8月,任旭陽創立大數據分析公司海致科技。隨后任旭陽還創立了專注于早期投資的真知創投,并擔任管理合伙人。?
鑒于任旭陽的“百度系”光環及豐富創投經驗,海致科技成立后也獲得了資本的青睞。截至《招股書》披露日,海致科技一共進行了13輪融資,投資方包括IDG、高瓴、君聯資本等知名機構以及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北京人工智能基金、上海人工智能基金等國資平臺。?
今年6月,海致科技還完成了3.5億元的E2輪融資,投后估值為33億元(約36億港元)。不過,該估值卻為海致科技能否上市埋下了一點隱患。?
目前,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共有三套標準:要么近一年的盈利超過3500萬港元、要么前三年累計經營性現金流凈額超過1億港元、要么公司的市值超過40億港元。現實情況是,海致科技已連續三年虧損,且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均為負值。海致科技達不到前兩套標準的要求。?
但若按第三套標準,海致科技IPO前的估值(36億港元)距40億港元的要求,也還有一點點差距。最終,港交所是否會“網開一面”,還存在不確定性。?
研發縮水如何保持競爭力?
據官方信息,為吸引更多科技公司到香港上市,港交所在2023年3月專門推出了第18C章,為內地的特專科技公司赴港上市“開綠燈”。在此新政下,已有晶泰控股(02228.HK)、黑芝麻智能(02533.HK)、越疆機器人(02432.HK)等3家公司上市。另外還有希迪智駕、五一視界等2家公司按照第18C章尋求上市。?
這種情況下,市場對于估值不高且沒有盈利的海致科技為何不愿享受第18C章的“政策優惠”而選擇到主板上市,也充滿了疑問。有市場觀點認為,海致科技不選擇按照第18C章的標準上市,或因公司對其“硬科技”屬性的信心不足。?
海致科技的創新屬性,到底成色如何呢?從其業務等基本面,或可一見端倪。?
據《招股書》介紹,海致科技的核心能力在于通過創新的“圖模融合技術”開發產業級智能體并提供相應解決方案。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圖”,并不是圖片或圖像,而是知識圖譜。?
知識圖譜,簡單來說就是將復雜的知識領域通過數據挖掘、信息處理、知識計量、圖形繪制等方式顯示出來,揭示知識領域的動態發展規律,為學科研究提供切實的、有價值的參考。目前,知識圖譜的應用涵蓋了搜索引擎、智能問答、個性化推薦、內容分發、醫療診斷、教育等多個領域。?
海致科技的“圖模融合技術”則是則是將知識圖譜與大模型技術進行融合。海致科技提到,AI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AI除幻成為行業十分重要的發展工作之一,“公司作為中國首家通過知識圖譜有效減少大模型幻覺的AI企業,已將AI除幻作為未來重點發展方向”。?
不過,目前AI除幻并不是海致科技的營收主力。營收構成顯示,海致科技的業務分為Atlas圖譜解決方案、Atlas智能體兩大板塊。報告期內Atlas圖譜解決方案的營收占比超過80%,AI除幻所在的Atlas智能體的營收占比不足20%。?
實際上,2022年Atlas智能體的營收為0。2023年海致科技才進入AI除幻領域,當年9月正式推出Atlas智能體。2023年全年,Atlas智能體的營收為890萬元,營收占比為2.4%;2024年的營收為8655萬元,營收占比提高到17.2%。?
對于AI除幻的前景,海致科技十分看好,表示“該方案提升了大語言模型在特定行業場景中的精準推理能力,提升大模型的決策效率和預測準確性,同時降低大模型的幻覺現象。”?
雖然看好AI除幻,海致科技的研發投入卻后勁不足。報告期內研發費用從8694萬元降至6068萬元。隨著公司營收增加,海致科技的研發費用率從28%降至12%。一方面看好AI除幻,一方面缺研發縮水,海致科技的操作成“謎”。?
也有觀點認為,海致科技削減研發投入,可能與其連續虧損,導致現金流吃緊有關財報顯示,。報告期內海致科技的經營現金流凈額分別為-1.62億元、-1.40億元、-3855萬元。公司造血能力不足,海致科技對于研發投入或許已經力不從心。?
不過,海致科技的同行卻沒有停下研發的腳步。財報顯示,同樣謀求到港交所上市的明略科技、星環科技2024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為3.53億元、2.27億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26%、62%。?
此外,百度、商湯等行業龍頭企業也提出了要加大對AI除幻技術的研發投入。面對同行及行業巨頭的發力,海致科技的研發投入卻越來越低,這種情況下如何保持競爭力度?上市或許已經顯得迫在眉睫。(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