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管局對“叮咚買菜”進行了行政約談,原因是有記者臥底報道“叮咚買菜”前置倉站點“三元站”用死魚冒充活魚、擅自“翻包”換簽、日常消毒流于形式等問題。
隨即叮咚買菜作出回應,承認報道中披露的問題屬實并發表致歉聲明,表示已第一時間暫停該站點的運營,并對全國所有前置倉和服務流程進行排查與交叉督察,將通過系列整改,盡快改變制度規定嚴、執行監督弱的局面。
根據臥底記者報道內容,把報廢死魚當活魚賣,早已是叮咚買菜三元站內公開的秘密。據一水產員工透露,各類活魚會在早上進貨入庫,按照規定,每晚下班前,一天當中死掉的魚都應在銷毀處理后及時報損。但是如果死魚全部做報損處理的話,店鋪內損耗率會變高,效益會打折,所以本該報廢的魚,會被放入碎冰中保存,第二天有用戶下單時,過夜死魚搖身一變,成了票單上的現宰鮮魚,根本不用擔心被用戶吃出來。
與此同時,用過期蔬果代替新鮮批次,篡改日期,也成為該站點分揀員們見怪不怪的操作。“缺的東西,先在門口的‘爛菜筐’翻一翻。”該站點倉管員稱。倉管員所指的‘爛菜筐’,被放置在在冷藏區與冷凍區之間的狹窄走道上,里面有大量過期的產品,包括蔬菜、肉制品、奶制品,甚至還有已經腐爛的產品。由于產品數量眾多,蔬果種類又雜,經常出現庫存數量不準確的情況。“如果有顧客下單的蔬果沒有貨了,就可以從爛菜筐中挑選品相好的,重新換個標簽就好了。”而此番操作的理由竟然是節約時間,提高效率、更快完成揀單任務,以免客戶換貨或退單。
不僅如此,三元站的衛生環境同樣不容樂觀。按照企業內部6S(衛生要求)規定,抹布應分區使用,但在記者暗訪的近半個月里,兩條紫色抹布在水產區和分揀臺經常混用。此外,刀具也應在使用后進行清潔消毒,但在三元站,并沒有消毒酒精,分揀員們經常用刀子刮掉南瓜、冬瓜表面的塵土后,直接放到分揀臺上切片。
另外關于三元站冷藏倉和凍庫的消毒環節,也只是走個形勢,每晚需入庫的產品只需要用噴壺對著貨架噴兩下,擺拍錄制好“消毒”視頻即可。對于每天給員工測溫這一基礎要求,也是“填填表就行”。
自成立以來,叮咚買菜一直打著配貨速度快和產品夠新鮮兩大賣點,正如其廣告語“最快29分鐘,鮮到鮮得”,而此次三元站多環節爆雷被立案調查,可見為了面子的“快”而犧牲里子的“鮮”,終究鮮不長久,更快不長久。
而叮咚買菜三元站曝光事件已引起監管部門的強烈重視,據悉北京海淀市場監管將秉承“四個最嚴”的原則,即刻開展專項行動,對“叮咚買菜”、“美團買菜”、“每日優鮮”等生鮮電商前置倉開展全覆蓋專項檢查。
眾所周知,社區團購菜籃子搶奪賽已經進入到了下半場,隨著十薈團、橙心優選的相繼退場,這場“巨頭游戲”如今都在用擴增倉儲來爭社區團購的“最后一公里”,而叮咚買菜三元站被曝僅僅是社區團購違規違法倉儲的冰山一角,此前母嬰前沿就揭露過美團優選上海金山安博物流園違規存放丙一類物品被舉報,美團優選銀川豐樹物流園被曝違法私建冷庫和冷棚的相關報道。
無疑社區團購的火正在熄滅,互聯網巨頭大航海時代就要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