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研》 祁玄/作者
2024年4月12日,國務院印發的新“國九條”提到,嚴格上市公司持續監管,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加大對分紅優質公司的激勵力度,多措并舉推動提高股息率;增強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
隨著后續相關細則的持續落地,上市公司分紅的穩定性與持續性有望增強。然而,持續穩定的分紅,在現金流質量以及盈利能力等方面對上市公司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在基金市場上,以“紅利”為題的紅利指數基金,也能實現持續穩定的分紅嗎?
一、紅利指數的“代表”是誰?
站在企業的角度看,對上市企業而言,能否派發分紅、分紅水平的高低,能夠向投資者展示自身的盈利能力與收益水平,持續、周期性、有增長的分紅有助于提升投資者的信心。
站在投資者的角度看,如果上市企業能夠實現長期、穩定的分紅,投資者可能會采取“紅利再投”的方式,將現金分紅所得再次投入到對上市公司的投資當中,用“利滾利”的方式來增厚收益,同時保持長期投資的習慣。
在基金市場上,紅利指數基金所關注的,是那些能夠實現持續且穩定分紅的上市公司。
在談論紅利指數基金之前,首先要提及的是紅利指數,它們是以上市公司分紅為主要權重而編制的一類指數,能夠反映高股息率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換句話說,這一系列穩定分紅的企業,是紅利指數優中選優的“代表”。
目前,國內資本市場上,具有代表性的紅利指數主要有兩個,分別是“中證紅利指數”以及“上證紅利指數”。
其中,中證紅利指數選取了滬深市場100只現金股息率高、分紅相對穩定,具備一定規模及流動性的上市公司作為指數樣本。
上證紅利指數則選取了上交所現金股息率高、分紅相對穩定、同樣具備流動性與規模的證券作為指數樣本。
可以看出,紅利指數在選取企業樣本時,股息率高、分紅穩定、流動性強是它們共同關注的三類指標。
回到紅利指數基金上也是如此。作為指數基金的一種類型,紅利指數基金跟蹤紅利指數走向,且嘗試獲取超額收益,這些或都是關注上市公司紅利的投資者希望實現的目標。
除此之外,除了面對關注上市公司紅利的投資者,紅利指數基金也面向其他有不同目標的投資者,例如那些希望尋求穩定收入的投資者、偏好長期投資的投資者,以及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紅利指數的企業樣本,具有經營穩定、股息率高、分紅穩定等特點,因此紅利指數基金具備一定的避險屬性,這有助于提升資產的持有體驗。
二、了解基金分紅歷史,挑選合適的紅利指數基金
對于投資者而言,在選擇投資紅利指數基金前,除了可以關注紅利指數基金所投證券背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與分紅能力,紅利指數基金本身的分紅情況同樣值得留意。
以富國中證紅利指數增強A為例,這只基金在2020-2024年五年間,每年平均分紅1次。
數據顯示,2020年3月3日、2021年3月15日、2022年3月24日、2022年12月12日、2024年2月1日,富國中證紅利指數增強A每份基金份額派現金0.11元、0.115元、0.145元、0.107元、0.04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富國中證紅利指數增強A共分紅2次,且2022年第二次派發現金分紅為年底,2023年未分紅。
總體來看,富國中證紅利指數增強A的分紅時間相對較為穩定,主要為年初或者年底。
另外,從存續時間及歷史表現等方面看,富國中證紅利指數增強A或是一只經受住了歷史考驗的基金。
回顧富國中證紅利指數增強A的歷史,其成立于2008年11月20日,至今存續時間超過15年,可以說是經歷了市場牛熊。從規模上來看,截至2024年3月31日,富國中證紅利指數增強A的規模達到64.23億元。保持相對穩定。
從收益率上看,富國中證紅利指數增強A在2019-2023年各年度的階段漲幅分別為20.58%、7.92%、17.4%、-3.55%、6.94%,而2019-2023年各年內,滬深300指數的漲幅分別為36.07%、27.21%、-5.2%、-21.63%、-11.38%。不難看出,在2020-2023年,富國中證紅利指數增強A的漲幅跑贏了滬深300指數的漲幅,且基本保持正向增長。
雖然過去的表現不能保證未來的結果,但歷史收益率作為歷史數據,仍具備一定參考價值,富國中證紅利指數增強A在2021-2023年獲得了高于滬深300指數的收益率,或能說明紅利指數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同時也可從中觀察得知,對于紅利指數基金,長期投資搭配采用“紅利再投”,獲取的收益水平或相對穩定。
總體而言,紅利指數基金的底層資產,即那些具有經營穩定、股息率高、分紅穩定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具有持續分紅、穩定分紅的特點。而紅利指數基金因其底層資產持續分紅的穩定性,受到了不少投資者的青睞。需要指出的是,挑選一款適合自身的紅利指數基金,也需要結合自身風險因素以及需求來進行分析,發揮長期投資的復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