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研》環洋/作者 楊起超 時風/編審
印制電路板(PCB)是電子信息產品的基礎元器件,在大部分行業均向智能化、電子化、互聯化發展的趨勢下,生產制造全產業鏈中存在海量、多樣化的新興電子元器件需求。同時,終端電子產品多樣化促進了PCB樣板和小批量板占比逐步提升。深圳市強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強達電路”)順應PCB市場規模增長和結構優化趨勢,精準定位PCB行業的中高端樣板和小批量板市場,在國內樣板市場具有領先地位。
近年來,強達電路的營收及歸母凈利潤整體保持穩定,PCB業務毛利率高于行業均值,且資產負債率逐年走低。憑借快速響應、柔性生產和優異的服務水平,強達電路為客戶提供多品種、小批量、高品質、快速交付的PCB產品,充分滿足客戶全階段需求,在產品質量、準時交付和快速響應等產品質量和服務方面,贏得客戶的高滿意度,積累了優質且穩定的客戶資源。通過多年積累,強達電路構建了豐富的定制化PCB產品體系,產品應用領域廣泛,同時擬通過募資增大規模,提升PCB制程能力。
?
作為電子產品和信息基礎設施不可缺少的基礎電子元器件,PCB被稱為“電子系統產品之母”。從長期來看,受益于新興技術的發展和下游應用領域的拓展,PCB市場需求仍將保持穩步增長的態勢。
從PCB下游市場來看,終端電子產品市場需求向多樣化、定制化、小批量的發展趨勢愈發明顯,歐美和日本地區的中高端樣板和小批量板產能向中國內地進一步轉移,國內PCB中的中高端樣板和小批量板的需求將大幅增加。
深耕PCB行業二十年,強達電路是PCB百強企業中數量不多的專業從事中高端樣板和小批量板的企業。基于精準的戰略定位,近年來強達電路的營業收入和盈利能力均保持穩定。
2021-2023年及2024年1-6月,強達電路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10億元、7.31億元、7.13億元、3.89億元。
同期,強達電路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806.91萬元、9,090.07萬元、9,106.41萬元、5,601.95萬元。
據招股書,強達電路預測2024年營業收入為7.88億元,較2023年增長10.52%;預測2024年歸母凈利潤為9,927.57萬元,較2023年增長9.02%。
近年來,強達電路PCB業務毛利率高于招股書可比公司均值,盈利能力突出。
因強達電路主營業務主要為PCB產品,其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均值為99%以上,故選取同行業可比公司PCB業務毛利率作比較。
2021-2023年及2024年1-6月,強達電路PCB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5.42%、26.87%、28.63%、28.22%。
同期,強達電路同行業可比公司中富電路、金百澤、本川智能、迅捷興、四會富仕、崇達技術、興森科技、明陽電路的主營業務(PCB業務)毛利率均值分別為23.49%、22.34%、20.44%、19.32%。
與此同時,強達電路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均超億元。2021-2023年及2024年1-6月,強達電路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04億元、1.01億元、1.36億元、0.38億元。
除此之外,近年來強達電路的整體資產負債率逐年下降,償債能力持續增強。據招股書,2021-2023年及2024年1-6月各期末,強達電路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0.97%、41.26%、35.26%、31.95%。
綜上,基于精準的戰略定位,近年來強達電路的營業收入和盈利能力均保持穩定。強達電路的的PCB業務毛利率高于行業均值,盈利能力突出。此外,強達電路的資產負債率呈逐年下降趨勢,償債能力持續增強。
?
優質且穩定的客戶資源是強達電路業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近年來,強達電路服務的活躍客戶近3,000家,主要可分為專業的電子產品制造商、PCB貿易商和PCB生產商,主要客戶有上市公司近百家,均具備PCB行業專業的生產、制造或貿易經驗。
其中,強達電路的電子產品制造商客戶包括專業的終端制造商、電子制造服務商(EMS)和PCB設計企業等。強達電路電子產品制造商主要客戶包括華興源創(688001.SH)、大富科技(300134.SZ)、Scanfil(斯凱菲爾)、Phoenix(菲尼克斯)、一博科技(301366.SZ)、匯川技術(300124.SZ)、春興精工(002547.SZ)、武漢凡谷(002194.SZ)和盛景微(603375.SH)等。
強達電路的的貿易商客戶是專業的PCB貿易商,主要包括Fineline、PCBConnect(科恩耐特)和ICAPE(艾佳普)等客戶;強達電路PCB生產商客戶是主營業務同樣為PCB生產的企業,主要包括Würth(伍爾特)和HT(環球線路)等客戶。
強達電路與大多數主要客戶具有近十年的合作關系,客戶資源長期穩定。2021-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強達電路老客戶貢獻了95%以上的訂單收入。
多年來,強達電路充分滿足客戶全階段需求,在產品質量、準時交付和快速響應等產品質量和服務方面,贏得客戶的高滿意度。強達電路獲得第一大客戶Fineline“5年戰略合作商”“最佳品質獎”和“最佳交付獎”;第二大客戶PCB Connect(科恩耐特)“最佳供應商”;華興源創“最佳供應商協同獎”;以及武漢凡谷“最佳協同獎”和“優秀供應商”等。
在鞏固與現有客戶的穩定合作關系的同時,強達電路也積極的開拓新客戶,憑借快速響應、柔性制造和優異的服務水平,致力于滿足客戶研究、開發、試驗和小批量階段對PCB的專業需求,將下游潛在客戶轉化為新客戶,并不斷挖掘現有客戶的新需求,擴大銷售規模。
目前,強達電路已形成完整的境內外銷售體系,以深圳為總部營銷基地,并在贛州、北京、上海、南京、武漢、成都、重慶、西安和美國加州設有營銷辦事處,且與多家專業的PCB貿易商建立良好合作關系,具備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的能力。
與純粹僅提供大批量板制造商或樣板制造商相比,強達電路可以提供從研發、中試、小批量和大批量的全階段服務,客戶避免頻繁更換供應商,有效節省客戶的研發和生產成本。
此外,強達電路的PCB業務在行業內具備品牌知名度,助力其拓展國內外市場。
2021-2023年度,強達電路連續三年被中國電子電路行業協會評為中國電子電路行業百強企業。同時,強達電路作為“快板/樣板”企業入選中國電子電路行業協會評選的“特色產品主要企業”十大企業榜單。
簡言之,深耕PCB行業二十年,強達電路贏得客戶高滿意度,穩步積累優質且穩定的專業客戶資源。同時,強達電路具備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的能力,提供全階段服務,樹立了優質的企業形象,助力其加深與現有客戶的合作并積極拓展新客戶。
?
三、PCB產品應用領域廣泛,平均號款數量近十萬
作為一家專注于中高端樣板和小批量板的PCB企業,強達電路產品呈現“多品種、小批量、高品質、快速交付”的特點,下游客戶涉及的行業眾多。
在與眾多PCB專業客戶的合作過程中,強達電路形成了大量涵蓋特殊工藝或特殊材料的中高端PCB工藝制程能力,具備豐富的定制化PCB產品體系。強達電路特殊工藝或特殊材料的中高端PCB產品,主要包括高多層板、高頻板、高速板、HDI板、厚銅板、剛撓結合板、金屬基板、半導體測試板和毫米波雷達板等。
應用領域方面,強達電路產品廣泛應用于工業控制、通信設備、汽車電子、消費電子、醫療健康和半導體測試等領域。
其中,強達電路工業控制領域PCB產品可主要應用于機床、數控系統、工業機器人和機床電器等相關產品;通信設備領域PCB產品可主要應用于通信基站控制器、收發信機、基站天線和射頻器件等相關產品;汽車電子領域PCB產品可主要應用于汽車控制系統中的毫米波雷達、駕駛控制系統和整車控制系統等相關產品;消費電子領域PCB產品可主要應用于音視頻設備和顯示設備等;醫療健康領域PCB產品可主要應用于光/磁治療儀和呼吸機等相關產品;半導體測試領域PCB產品可主要應用于半導體測試設備和顯示屏測試設備等相關產品。
近年來,強達電路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持續強化中高端樣板和小批量板的定位,PCB產品的平均訂單面積減小、產品型號款數增多、平均產品層數增加。
據招股書,2021-2023年及2024年1-6月,強達電路產品平均訂單面積分別為3.88平方米/筆、3.48平方米/筆、3.04平方米/筆、2.66平方米/筆;平均產品層數分別為3.87層、4.00層、4.12層、4.32層;平均型號款數分別為8.36萬款、8.73萬款、9.45萬款、5.92萬款。
強達電路PCB產品按產品層數分類為單/雙面板和多層板,按訂單面積分為樣板、小批量板和大批量板。
2021-2023年及2024年1-6月,強達電路多層板收入分別為5.34億元、5.50億元、5.60億元、3.12億元,占各期PCB收入的比重分別為77.31%、78.40%、81.94%、84.36%。其中,強達電路8層及以上的高多層板收入分別為1.37億元、1.63億元、1.87億元、1.22億元,占PCB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9.91%、23.15%、27.36%、33.18%。
同期,強達電路樣板產品收入分別為2.72億元、3.01億元、3.33億元、1.94億元,占各期PCB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9.40%、42.87%、48.70%、52.54%,其中,強達電路訂單面積在1平方米以下的樣板收入漲幅明顯,最近三年的年均復合增速為14.98%。
2021-2023年及2024年1-6月,強達電路訂單面積在1平方米以下的樣板收入分別為1.53億元、1.77億元、2.03億元、1.22億元,占各期PCB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2.23%、25.20%、29.69%、33.12%。
可見,強達電路構建了豐富的定制化PCB產品體系,產品應用領域廣泛,同時其正通過產品結構優化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
四、核心技術產品貢獻95%收入,創新賦能主要工藝技術緊跟前沿
PCB生產制造業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對于PCB產品來說,尤其是中高端樣板產品,其多樣性、穩定性和創新性都具備極高的技術要求。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強達電路堅持自主研發,通過完善研發體系、健全研發團隊和加大研發投入等方式,持續提升技術創新能力。
研發體系方面,強達電路建立了三級研發體系,以集團技術中心作為基礎,在深圳工廠和江西工廠設立二級技術中心,并分別設立工藝組、工程組和品質組三級研發部門,為公司技術中心提供工藝、工程和品質等技術支持。
研發團隊建設方面,強達電路一直注重研發人員的儲備與培養。截至2024年6月30日,強達電路共有技術研發人員142人,占員工總數的比例為10.23%,具備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工程解決方案能力。
研發投入方面,強達電路持續保持相對高水平研發投入。2021-2023年及2024年1-6月,強達電路研發投入累計達1.50億元,占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為5.88%。
經過多年的研發和積累,強達電路在高多層板、超厚銅板、HDI板、高頻高速板、特種板和其他特殊加工等工藝技術方面具備深厚的積累,形成了多項核心技術。截至2024年10月17日招股說明書簽署之日,強達電路及其子公司共擁有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111項。
目前,強達電路已將形成的主要專有或專利核心技術用于其現有產品中。近年來,強達電路核心技術產品占比均超過95%。
據招股書,2021-2023年及2024年1-6月,強達電路核心技術產品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7.18%、96.03%、95.83%、95.00%。
近年來,強達電路持續開展HDI板、毫米波雷達板、半導體測試板和光模塊板等工藝難度高、技術難度大的PCB產品工藝技術的項目研發,持續加深技術儲備。
目前,強達電路主要工藝技術緊跟市場前沿,各項技術指標保持行業主流水平。強達電路PCB產品層數、線寬/線距、孔徑、厚徑比及銅厚等主要制程能力均優于同行業平均水平,最大銅厚等個別指標處于行業相對領先的水平。
強達電路產品的最高層數可達50層,內層最小線寬/線距最小為2.0mil/2.0mil,外層最小線寬/線距最小為3.0mil/3.0mil,機械鉆孔最小孔徑為4.0mil,激光鉆孔最小孔徑為3.5mil,最大厚徑比為20:1,最大銅厚為30盎司。
值得一提的是,強達電路PCB產品“77GHz毫米波雷達板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科技成果經由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和深圳大學等專家評價鑒定,認為該項目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整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
五、募資提升PCB 制程能力,增大規模提升市場競爭力
與PCB行業中傳統的大批量板“剛性制造”的規模化效應相比,樣板和小批量板所必需的柔性化制造能力與管理方式,更能適應PCB行業日益增長的研發打樣和小批量專業應用需求。
強達電路堅持快速交付優質產品,持續優化各工序設備和人員的機動性,不斷提升大量生產不同型號產品時的換型效率,確保準時交付、按需提前交付,以此來高效滿足客戶需求并打造核心競爭力。
柔性化生產方面,強達電路根據PCB工序特點,在訂單管理、工程資料設計、計劃排產和產品生產環節各個階段有序控制,將柔性化生產理念深入產品從訂單到產出的具體環節。
在訂單管理環節,強達電路及時確認實際交期,快速完成訂單交期的溝通與確認;在工程資料設計環節,強達電路準確、完整地將客戶原始設計資料轉化為工程資料;在計劃排產環節,計劃部精細化地分發生產工單至各生產工序執行;在產品生產環節,各工序按照模塊化有序完成生產作業,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產品按時交付。
精細化管理方面,強達電路構建以不同層數和工藝為基礎的訂單交期規范,輔以訂單負荷均衡機制,實時監控產線運作狀況,保障每一個訂單準時交付。
強達電路PCB產品可實現快速交付,單/雙面板最快可24小時內交付,多層板最快可48小時內交付。2023年,強達電路PCB產品交付周期一般為5-10天,其中樣板和小批量板的平均交付周期分別約為5天和8天,其交付周期快于業內平均水平。
此番上市,強達電路募集資金5.31億元用于“南通強達電路科技有限公司年產96萬平方米多層板、HDI板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其中,“南通強達電路科技有限公司年產96萬平方米多層板、HDI板項目”總投資10億元,應用高多層、高階高密度互連板和其他特殊加工等核心技術,擴充多層板和HDI板等中高端PCB產品產能合計96萬平方米。
該項目投產后,將增大強達電路整體規模,有利于進一步發揮其技術、產品、客戶、品牌和管理資源優勢,鞏固強達電路產品快速交付、快速響應的優勢,切實增強其市場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抵抗市場變化風險能力。
作為國內PCB百強企業,強達電路精準定位中高端樣板和小批量板,其業績整體保持穩定,PCB業務毛利率高于行業均值,資產負債率逐年走低。憑借產品體系及質量、工藝技術、柔性化生產、客戶資源等競爭優勢,強達電路保持穩健發展,已成為國內PCB行業相對領先的樣板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