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煜
編輯|方圓
排版|王月桃
近日,重慶啤酒披露2025年半年報:營收88.39億元,同比下降0.24%,歸母凈利潤8.64億元,同比下降4.03%。
今年上半年,盡管業(yè)績承壓,但重慶啤酒沒有停下腳步,一邊密集上新近30款新品,一邊在市場、渠道方面搞創(chuàng)新。半年報發(fā)布當日,該公司還宣布擬向佛山公司增資6億元,凸顯其在華南市場突圍的決心。
這場圍繞產品、市場與渠道的調整,能否讓重慶啤酒蓄足馬力?
圖片來源:重慶啤酒官網
01
近30款新品上市
今年上半年,重慶啤酒一口氣推出近30款新品。
新品包括啤酒和非啤酒,涵蓋嘉士伯醇滑5°、烏蘇啤酒天山原釀、重慶精釀全麥啤酒1L等啤酒品類,也跨界延伸至天山鮮果莊園汽水、烏蘇首款能量飲料“電持”等非啤產品。
從精釀升級到茶啤創(chuàng)新,產品矩陣的擴張幾乎覆蓋了當前啤酒行業(yè)的所有熱門賽道。
這種“全面開花”的推新策略,帶著明確的指向性。
1L 裝產品瞄準多人聚餐、家庭自飲等場景,與非現飲渠道的崛起形成呼應。重慶啤酒在業(yè)績說明會上提到,上半年重慶啤酒旗下1664、烏蘇、嘉士伯等品牌在非現飲渠道保持良好增長,帶動整體罐化率繼續(xù)提升。而茶啤、果味汽水等品類,則是對年輕消費群體多元化、個性化需求的回應。
圖片來源:嘉士伯中國公眾號
重慶啤酒方面向酒訊透露,1L裝產品獲得了良好的消費者反饋。烏蘇秘釀在全國渠道逐步鋪貨,動銷情況理想,烏蘇大紅袍精釀先在福建上市,目前正向周邊市場擴展。飲料產品仍處于培育階段,在重慶、新疆等基地市場已率先上市,依托現有渠道網絡快速進入餐飲和零售終端。
重慶啤酒此輪推新不僅品類多,品牌參與度也高。
眾所周知,重啤擁有由本地品牌和國際品牌構成的多元品牌組合,包括烏蘇、重慶、山城、西夏等本地品牌,以及嘉士伯、樂堡、1664、布魯克林等國際品牌。2025年以來,重慶啤酒幾乎所有品牌都在向“新”而行,包括西夏X5星空升級版、天目湖全麥芽、京A輕盈馬賽克等多個品牌的不同新品。
圖片來源:重慶啤酒官網截圖
場景化營銷與新品上市同步進行。國內品牌烏蘇在新疆天馬節(jié)期間升級品牌IP,重慶結合本地特色并在多地舉辦啤酒節(jié)活動;國際品牌嘉士伯強化與足球、美食場景關聯,樂堡通過綜藝和線下大型品牌主題活動積極露出,1664則在全國落地“璀璨法式藍夜”主題派對。
這些動作劍指品牌終端認知度提升,也試圖在現飲渠道疲軟的背景下,通過消費場景創(chuàng)新拉動動銷。
廣科戰(zhàn)略首席咨詢師沈萌指出,推出新品也是為了尋找新的競爭優(yōu)勢,在對任何產品都沒有十足把握的前提下,通過加大新品推出的數量,盡可能滿足市場需要,由消費者反向篩選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圖片來源:攝圖網
02
結構與市場轉向
產品端熱鬧背后,是重慶啤酒在探索結構性增長放緩的解決方案。
財報顯示,2025上半年,重慶啤酒高檔產品(8元及以上)營收52.65億元,同比僅微增0.04%。結合此前幾年發(fā)展來看,重慶啤酒高端產品營收增長放緩。
歷年半年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 2024 年上半年,重慶啤酒高檔產品營收分別為15.66億元、25.42億元、28.81億元、29.31億元、52.63億元,增幅分別為22.22%、62.99%、13.33%、1.74%、2.82%。橫向對比來看,2025年上半年,燕京啤酒中高檔產品實現營收55.36億元,同比增長9.32%。
圖片來源:酒訊制圖
不過,在高端產品增長放緩的同時,經濟產品正在加速上行。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重慶啤酒經濟產品(價格為4元以下)同比增長5.39%。
對于產品結構上的變化,重慶啤酒方面表示,主要原因是公司堅持以消費者為中心,從價格層級到消費體驗不斷豐富產品組合,既讓消費者能喝到更好的啤酒,也滿足了不同消費層次的需求。同時,持續(xù)推出符合趨勢的創(chuàng)新產品,不僅能帶動大眾產品增長,這些創(chuàng)新也會帶動整體產品結構的優(yōu)化升級。
當然,更深層的原因或許與行業(yè)環(huán)境相關。今年二季度以來,現飲渠道(餐飲、夜場)受消費疲軟影響持續(xù)承壓,而這正是高端啤酒的核心陣地。
與此同時,消費價格帶出現顯著變化,8元以下的主流與經濟型產品需求相對堅挺,8元以上的高端市場則陷入混戰(zhàn),百威亞太將資源轉移到8-10元價格帶“核心++”市場,華潤啤酒則發(fā)力8-10元以及10-12元價格帶,燕京啤酒更是由卡位8元價格帶的燕京U8強力拉動,高端角逐都在方寸之間。
圖片來源:酒訊制圖
產品結構的調整,與區(qū)域市場的分化形成了呼應。
2025上半年,重慶啤酒西北區(qū)營收同比增長1.75%,而曾在2023年超越西北區(qū)成為第二大市場的南區(qū)(即華南),營收同比下滑 1.47%。
要知道,南區(qū)市場是重慶啤酒的重要陣地之一,在嘉士伯中國區(qū)業(yè)務整體并入上市公司之前,嘉士伯中國區(qū)總部就設在廣州,并且最早在廣東惠州建設工廠輻射華南市場。
如今增速轉負,背后是華南市場的激烈廝殺。本土強勢品牌珠江啤酒深耕區(qū)域的同時,還有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等全國性啤酒巨頭聚焦于此。 以燕京啤酒為例,2025年上半年,華南市場貢獻了其21.39%的營收,達18.31億元,同比增長0.3%,成為僅次于華北地區(qū)的第二大市場。
圖片來源:燕京啤酒2025上半年財報截圖
事實上,無論是高端線增速放緩,還是南區(qū)市場增長承壓,是整個行業(yè)都在存量市場中爭奪有限增長空間的側影。當下的競爭局勢表明,無論是推進高端化還是深耕區(qū)域市場,都不再是簡單的投入即有回報,而是對策略精準度和執(zhí)行定力的更高考驗。
03
創(chuàng)新依舊是突破口
南區(qū)承壓,讓重慶啤酒華南布局的動作更緊迫。
半年報披露當日,重慶啤酒宣布向佛山公司增資 6 億元,用于增強其資本實力,優(yōu)化其資產負債結構,進一步提升佛山公司持續(xù)經營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圖片來源:重慶啤酒公告截圖
重慶啤酒方面表示,南區(qū)市場仍是公司未來布局的重點,公司會繼續(xù)結合佛山酒廠的產能優(yōu)勢,逐步推進品牌建設、渠道深耕和產品結構優(yōu)化。
據了解,佛山三水工廠于2024年8月投產,直接將華南供貨時間縮短 80%。同時,提升華南市場產能是嘉士伯“大城市計劃”推進的重要一環(huán)。
所謂“大城市計劃”,顧名思義,就是發(fā)展強勢市場,建立更完整的銷售網絡。
業(yè)績說明會上,重慶啤酒財務副總裁陳偉豪強調,今年上半年,重慶啤酒在“大城市”銷量繼續(xù)增長,受到現飲渠道的影響,部分沿海城市銷量增速放緩,但在一些城市有雙位數增長,“我們專注在非現飲渠道和品牌組合的調整來應對市場變化。”
這顯示出重慶啤酒可能避開與競品在現飲渠道的直接對抗,轉而通過即時零售、商超等渠道強化罐裝產品滲透。
如今,即時零售已然是酒企新戰(zhàn)場。青島啤酒新鮮直送業(yè)務已經涵蓋33個城市近千家門店,并與美團、餓了么、抖音小時達等眾多渠道展開合作。燕京啤酒推動大單品燕京U8與歪馬送酒、京東酒世界合作,倉儲覆蓋16個城市。啤酒企業(yè)們從餐飲商超渠道轉向電商、即時零售等渠道的全面覆蓋,提升市場競爭力。
圖片來源:青島啤酒新鮮直送公眾號
即時零售浪潮,重慶啤酒也身處其中。據了解,重慶啤酒專門設立了“即時零售作戰(zhàn)單元”,協同各個部門在不同渠道和區(qū)域的合作。數據顯示,嘉士伯2024年在美團閃購的交易額達到10億元。
從密集推新到華南產能加碼,再到即時零售渠道深耕,重慶啤酒的一系列動作,本質上是在行業(yè)震蕩期尋找“穩(wěn)增長”的支點。但新品效應還未完全釋放,渠道之爭日益激烈,這些調整能否轉化為持續(xù)的增長動能,或許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轉載說明: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改編,否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