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潤本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潤本生物”)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擬在上交所掛牌上市。然而,我們從這份350頁的文件中,卻發現這家公司背后暗藏隱憂:三大主營業務盈利能力待解,拉升銷量過度依賴線上渠道,銷售費用激增,研發投入不足,深陷同質化競爭......
三大主營業務突圍道阻且長
據了解,潤本生物旗下的核心品牌“潤本”,由其子公司鑫翔貿易創立于2006年,并一直深耕家具個人生活領域。截至目前,已形成驅蚊系列、嬰童護理系列和精油系列這三大業務矩陣。但問題在于,這三大板塊業務的短板明顯。
其中,作為潤本生物的發家品類,驅蚊系列產品的銷售收入卻始終受季節變化鉗制。根據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潤本生物第一、第四季度營收合計分別為0.68億元、0.94億元、1.51億元;第二、第三季度營收合計分別2.10億元、3.48億元、4.31億元。
從上述數據中不難看出,潤本生物主要營收集中在第二、三季度,而這主要得益于有驅蚊系列產品的加持:2019年-2021年,驅蚊系列產品為第二、三季度合計貢獻分別為75.41%、78.67%、74.07%。
對此,潤本生物在招股書中也坦言:“在極端寒冷天氣情況下,消費者對驅蚊系列產品的需求將下降,并會對公司經營業績帶來影響。”
除此之外,嬰童護理系列產品和精油系列產品的市場環境同質化嚴重,品牌間競爭日趨激烈。根據Euromonitor和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近幾年來中國嬰童護理市場、中國植物精油行業市場快速增長,前者2021年市場規模將超過300 億元,后者2020 年市場規模達到80.25億元。
在如此的市場環境中,潤本生物這兩大業務板塊面對的是“前有狼后有虎”的險境。比如:在嬰童護理細分賽道,有啟初、紅色小象、強生等知名品牌;在精油護理賽道,有阿芙等。
事實上,潤本生物也對此進行了預警:日化行業在我國屬于充分競爭行業,國內外知名企業數量眾多,同時國內存在較多小規模企業,市場集中度低,行業競爭較為激烈。如果公司不能持續投入資源進行產品開發、供應鏈優化、市場維護和開拓,有效應對未來復雜和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公司的生產經營將面臨不利影響。
但是從招股書中來看,潤本生物的研發投入不增反減。2019年~2021年,潤本先后投入的研發費用分別為781.39萬元、1071.26萬元、1360.16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從2.80%降至2.34%。
在此之下,潤本生物想要以產品差異化,從白熱化競爭格局中突圍,似乎有些困難。隨著國內外大品牌越來越強勢,新創品牌的不斷涌現,潤本生物造血功能是否能抗的過市場大盤的壓力?
過度依賴線上渠道
事實上,從“潤本”這個品牌的發展路徑上來看,離不開互聯網時代的流量紅利,借用明星、網紅直播帶貨,母嬰KOL、垂類自媒體合作進行品牌推薦,才讓其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加品牌曝光度、產品轉換率等。
目前,潤本生物通過與天貓、京東、抖音、唯品會、拼多多等大型電商平臺合作,在2019年-2021年,線上渠道對銷售收入的直接貢獻度分別為74.77%、78.73%和 77.72%。
雖然在互聯網流量的裹挾之下,潤本憑借網紅營銷模式進入大眾視線,為品牌自身帶來了肉眼可見的銷量和熱度。但與此同時,也帶了高額成本和熱度消失后業績大幅下滑的風險。
從招股書中可見,2019年-2021年,潤本生物的推廣費金額分別為0.41億元、0.77億元、1.08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14.56%、17.42%、18.54%。
其中,2019年-2021年,線上推廣分別是0.39億元、0.74億元、1.03億元,占當期推廣費比例的96.35%、96.54%、95.51%。僅三年時間,推廣費翻了近3 倍。
眾所周知,如今流量紅利已經逐漸到了盡頭,所以想要在線上的獲客,成本非常高。這也意味著,潤本生物想要持續引爆流量,提高或維持當下的成績,就要源源不斷投入的真金白銀。
然而,營銷費用的進一步高漲,有可能會蠶食公司凈利潤,造成增收不增利的尷尬現象。完美日記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通過短平快、持續打造爆款的打法,僅用了兩年的時間,營業收入就從2018年的6.35億元擴張至2019年的30.31億,收入同比增長了377.11%。
然而,好景不長,2020年完美日記就開始增收不增利的情況,當期營收同比增長72.65%至52.33億元,凈利潤卻大幅下滑3667%至-26.88億元。直至今日,完美日記還處于虧損狀態。
因此,值得這些過度依賴線上渠道的品牌思考的是,面對流量紅利的衰減,未來要如何保持增長?而潤本生物似乎已經給出了答復,此次募資9.03億元,用于黃埔工廠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渠道建設與品牌推廣項目、信息系統升級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渠道建設方面,潤本生物將開展線上平臺推廣,以及推進與線下實體店的合作等方式,可這是否能夠緩解潤本生物的獲客成本壓力,還需要看這兩個渠道如何平衡。
家族企業背后的隱憂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潤本生物的權利架構。招股書顯示:潤本生物的董事長、總經理趙貴欽與董事、副總經理鮑松娟為夫妻關系,董事林子偉為鮑松娟之子。
雖然家庭成員之間什么都好商量,便于決策和實施,但也正因為大家之間不分彼此,很容易造成規則缺失、個人獨斷,并且一旦內部發生矛盾,就可能會陷入分崩離析的境地。
就有如,當當網的李國慶和俞渝夫婦,從原先的“才子佳人”,到摔杯自曝凈身出戶,再到雙方撕破臉互揭對方猛料,再到股權爭奪。在這背后,不僅有兩人的情感糾紛,也有利益糾葛。同時,也暴露了“夫妻店”模式存在的問題。
據了解,隨著當當網的壯大,這家“夫妻店”在內部管理上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曾經就有當當老員工表示,當李國慶和俞渝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下面做事的人不知道該聽誰的。
由此可見,夫妻倆人都希望公司按照自己的意志發展。但高管決策的頻繁變動,帶來了戰略的不停變換與公司定位的模糊,這也為當當網未來的走勢埋下了伏筆。同理,潤本生物又是否確定真的能避免這樣的問題呢?
綜上,互聯網運營思路下,獲客成本的提升,以及競爭環境的惡化,導致的大主營業務增收的不確定。種種因素疊加在一起,在當前站點,潤本生物似乎并不是一個值得投資的最佳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