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崔悅晨
11月,西部證券(002673.SZ)公布了收購國融證券的最新進展:財務審計工作已完成,下一步將進入股東大會審議階段。
根據收購計劃,西部證券擬以38.25億元從8家公司手中收購國融證券合計64.5961%的股份,每股轉讓價格為3.3217元。
公告顯示,國融證券1至9月的財務數據審計工作已經完成,董事會已審議本次交易相關事項并提交股東大會審議相關提案,股東大會計劃于12月6日召開。
西部證券表示,本次收購符合公司戰略規劃,有利于公司優化資源配置,加強資源整合,進一步提高公司在證券行業的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并有利于公司及投資者利益。
國融證券股權凍結問題待解
官網資料顯示,國融證券(原日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是經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綜合性證券公司,成立于2022年4月,注冊資本為17.83億元,主要股東包括長安投資集團、杭州普潤和內蒙古日信投資集團等。
股權結構方面,天眼查顯示,國融證券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東共有2家。其中,長安投資集團持股比例最高,達到70.61%,其次是杭州普潤持股14.03%;內蒙古日信投資集團作為公司第三大股東持股4.13%。?
(來源天眼查)
值得關注的是,西部證券此次雖有意收購,但國融證券的股權凍結問題尚未解決。公開資料顯示,作為國融證券的第一大股東,長安投資集團已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其持有的國融證券股權也被凍結。根據天眼查提供的信息,今年1月,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長安投資集團持有的國融證券1.26億股份將被凍結至2027年1月。?
而這一切都要追溯至八年前的IPO融資對賭案。
2016年,國融證券以每股4.98元的價格向杭州普潤、天津吉睿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等5家主體發行了3.26億股,合計增資16.23億元。當時的控股股東長安投資集團承諾,如果國融證券在五年內未能上市,將回購這些股份。
最終,國融證券因IPO失敗觸發了長安投資集團的回購義務。長安投資集團也因此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此后多位中小股東一同將長安投資集團推上被告席,并在IPO對賭補償訴求中獲得勝訴。
業績方面,2023年,國融證券實現營業收入9.67億元,凈利潤0.42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7.04億元,凈利潤為0.47億元。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國融證券的資產總額達到173.99億元,凈資產為42.63億元。
西部證券三季度利潤下滑
從資產規模來看,西部證券的體量約為國融證券的5.5倍。
西部證券2024年三季度報告顯示,截至三季度末,西部證券的資產總額為964.69億元,凈資產為282.62億元。業績表現方面,今年前三季度,西部證券營業收入44.31億元,歸母凈利潤7.29億元。
其中,第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為11.01億元,同比下降38.42%;歸母凈利潤為7515.26萬元,同比下滑53.74%。
報告指出,三季度利潤下滑的關鍵因素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投資銀行業務的手續費凈收入同比減少了38.23%,這是由證券承銷業務減少所致;二是因金融市場波動引起的公允價值變動。
官網資料顯示,西部證券成立于2001年1月,注冊地為陜西省西安市,注冊資本44.69億元。2012年5月,西部證券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成為全國第19家上市的證券公司。
股權結構方面,西部證券的第一大股東為陜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5.65%。根據天眼查股權穿透,陜西投資集團為省管國企,其實控人為山西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上海城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為西部證券第二大股東,持股10.26%;第三大股東長安匯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89%。
目前,西部證券在全國設有100多家證券營業部和經紀業務分公司。同時,西部證券下設西部期貨有限公司、西部優勢資本投資有限公司、西部證券投資(西安)有限公司3家全資子公司,并控股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如今再次收購國融證券的控股權,無疑彰顯出西部證券擴大業務版圖的野心。
收購后有望形成雙贏格局
據悉,此次收購具有一定的溢價。據西部證券公告顯示,經市場法評估,2023年底國融證券股東全部權益的市場價值為60.4億元,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賬面凈資產增加了20.4億元,溢價率達到51%。
對比不久前浙商證券收購國都證券,此次西部證券收購國融證券的溢價率相對更高。不過,國都證券的業績表現卻更為出色和穩定,其2022年、2023年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55億元、7.23億元,均高過國融證券的同期業績表現。
此次國融證券被西部證券并購后,或將實現1+1>2的效果。
對西部證券而言,收購完成后,其資產總額預計將突破千億元大關,凈資產有望超過300億元。
同時,Wind數據顯示,西部證券2023年末的股東權益為281億元,在A股券商中排名大約25位,加上國融證券后,其排名將有望超越浙商證券、長城證券、國金證券等同業,躍居A股上市券商20名左右的位置。
另一方面,與上市券商相比,國融證券的體量相對較小。截至2023年末,A股上市券商中營收最小的三家分別是太平洋證券、紅塔證券、華林證券,營收規模分別為13.71億元、12.01億元、10.15億元,均高于國融證券9.67億元的營收。
在A股主板IPO強調“大盤藍籌”的導向下,國融證券獨立IPO的可能性較小。但被西部證券收購后,國融證券有望解決其在股權和資本金方面的短板。
若本次收購進展順利,雙方或將實現業務與規模方面的互補。
事實上,券商合并也是監管鼓勵的方向。今年3月,證監會明確提出“加快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高質量發展方向,支持頭部證券公司通過業務創新、集團化經營、并購重組等方式做優做強。”
在此背景下,今年以來,證券行業合并重組的案例頻頻出現。而西部證券收購國融證券,更加顯示出券商行業并購的節奏正在加快。(思維財經出品)■